聚焦群眾“急難愁盼” 書寫暖心“民生答卷”
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打通“斷頭路”,改造增設停車場,提檔升級農貿市場,滿足群眾的衣食住行學需求……今年以來,我市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民生實事項目做到群眾的心坎上,把保障人民群眾利益的事情辦實、辦細、辦好,交出了一份中國式現代化泰興新實踐的暖心“民生答卷”。 辦好小事惠民生。農村環境整潔不整潔,小區停車位緊張不緊張,居家養老舒適不舒適……這些圍繞日常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小事,看似瑣碎細微,卻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辦好民生小事,一頭連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一頭牽著社會經濟發展的宏觀大局。解決好這些民生“小事”,既需要耐心和細心,更考驗著政府的能力和決心。過去一年,市委、市政府從細微處著手,緊盯群眾身邊“小事”、心中“實在事”重點發力,全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改造和新增停車位,啟動居家養老公益項目,以實招硬招,持續彰顯為民服務溫度,讓群眾感受小事辦好的溫度、社會治理的力度。 緊急關頭暖民心。群眾吃得是否健康、住得是否安全、看病就醫是否方便,這些百姓心系的急事往往是最關緊、最迫切、最直接的問題,解決群眾的急事是黨和政府知民愁解民憂的前提和基礎。民心所向,政之所行。在推進民生實事辦理中,我市市委、市政府篤定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從群眾所需出發,緊扣群眾訴求,自覺將群眾“心上事”當成“上心事”,扎實推進87個老舊住宅小區整治,對農村危房進行安全“體檢”,對校園供餐企業開展飛行檢查,推進醫療下鄉服務,努力爭做沁潤民心的“及時雨”,為群眾送去“雪中炭”,用真抓的實勁、善抓的巧勁,步步為營解決群眾的急事,讓回應人民期待、增進人民福祉產生實實在在的效果。 攻堅克難紓民困。如何讓困境兒童向陽生長,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如何提升公共安全指數,這些群眾的難事、揪心事往往牽涉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為民辦難事的成效更是關乎政府良好形象。利民之事,絲發必興。我市市委、市政府自覺扛起為群眾紓困解難的重任,將特殊群體、困難群眾所盼所想的難事作為施政重點,在處理難事、要事中紓解“痛點”、打通“堵點”,對標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找準問題的癥結和關鍵所在,并最終找到解決群眾難題的“最優解”,為全市人民群眾托起穩穩的民生幸福。 暖心的民生答卷,折射出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我市將持續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把便民利民惠民的理念貫穿在民生實事辦理全過程,真正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讓更多人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