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橋鎮民政服務站:厚植民生福祉 書寫溫暖答卷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如何讓困境兒童過一個溫暖的冬天成為張橋鎮民政服務站工作人員關注的問題。日前,工作人員來到焦蕩社區小榮(化名)家中,為她送上學習用品和御寒衣物,并了解她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2023年11月運行以來,張橋鎮民政服務站秉持“以情為橋,服務群眾心連心;以人為本,助人自助共成長”理念,探索形成了“1+18+N”服務模式,以社工站為主陣地,聯動18個村居,緊緊圍繞“社會救助、養老服務、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婚姻家庭”等開展服務。聚焦特殊困難群眾需求,豐富活動形式,采取“社工+志愿者”多方合力服務模式,關注轄區困境兒童,鏈接整合多方資源,推進“‘益’彩‘童’行,共護花開”品牌打造,全面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群眾+團體”聯動協作,開展多樣服務 為保障轄區困難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每個月,張橋鎮民政服務站都會組織工作人員深入 低保群體、特困對象家庭開展燃氣安全檢查、整改活動,重點對燃氣設備設施的使用情況、燃氣管道的連接狀況、通風條件等方面進行嚴格檢查。 張橋鎮民政服務站每月按照清單提前規劃,聯動公安、消防、學校、兒童之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開展各類活動,堅持與18個村、社區負責人共同走訪調研低保群體、特困對象,了解需求,并及時建立基礎檔案。通過摸排探訪,檢查居住環境,排查煤氣、燃氣等事關村民家庭生產生活的安全隱患并及時消除,以及幫助解決服務對象雨天水管疏通等問題。 探訪關愛知需求,用心服務有溫度,今年以來,張橋鎮民政服務站每月入戶走訪殘疾人,完成相應的救助協助和資源鏈接服務超60人次,為特殊困難群體創造一個更加溫馨和諧的生活環境,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與關懷。 線上+線下互動服務,傳遞民生溫暖 “這個活動還真的不錯,讓老人在家里享受到了溫暖的服務,為服務站的社工們點贊。”近日,張橋鎮民政服務站舉辦了社工志愿服務活動,入戶為老人提供理發、打掃衛生等服務,網友“小魚”的爺爺享受了一次上門理發服務,他在“泰幸福興有愛”視頻號發布的活動視頻評論區給社工的服務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張橋鎮民政服務站充分運用“線上+線下”全媒宣傳模式,提高公眾對社會工作的認同感。線上通過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報刊等媒體,生動展示公益項目和群眾活動的幸福瞬間;結合線下宣傳,走進社區、老年活動中心等,舉辦宣傳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公益服務項目。在服務站傾心打造的“泰幸福興有愛”新媒體平臺上,各種社工服務短視頻吸引了村民的關注并主動參與互動。“我們還利用這些短視頻,積極與群眾進行信息交流,實時收集群眾意見,優化服務內容。”張橋鎮民政服務站工作人員徐璐介紹,他們還積極招募吸納社會愛心力量和志愿者,全面拓展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 至目前,“泰幸福 興有愛”視頻號發布活動視頻10次,產生了廣泛的社會效益,有效提升了民政服務站的知名度,擴大了民政服務站的影響力。 “樞紐+共建”聯動機制,擴大品牌效益 近日,張橋鎮民政服務站工作人員來到張橋鎮中心幼兒園,開展“‘益’彩‘童’行,共護花開”活動;顒又,工作人員和孩子們一起做手工,并講解中國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傳播豐厚的中國傳統文化。 “‘益’彩‘童’行,共護花開”是張橋民政服務站結合本轄區實際打造的兒童服務品牌,該品牌依托鎮西村校外輔導站、張橋鎮中心幼兒園、張橋鎮中心小學等陣地,通過開展心理教育、安全教育、興趣拓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關愛守護兒童健康成長,用心用力做好未成年人關愛服務。 此外,張橋鎮民政服務站還定期走訪困境兒童家庭,摸排兒童成長需求,變“被動受理”為“主動發現”,堅持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為理念,與殘聯、紅會、學校、消防站、派出所等建立了多方合作關系,搭建起多元化政社校資源合作平臺,助力完成兒童微心愿,織密張橋鎮未成年人保護“服務網”,精準關愛幫扶轄區兒童。 至目前,張橋鎮民政服務站累計走訪服務對象420余人,開展特色活動102余場,累計服務4060余人次;發放各類宣傳手冊330余份;共計開展個案服務3例,跟進服務20次。 張橋民政服務站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進一步開展豐富多樣的服務活動,提升服務模式,優化“‘益’彩‘童’行,共護花開”服務品牌,聯動項目“‘橋’連心,暖桑榆”,聚焦“一老一小”專業服務,擴大品牌影響力和服務效力,在服務中不斷探索與創新社工站服務模式,真正將服務做實、做細、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