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苗施策 護佑小麥安全越冬
“這片小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出芽率和出土情況都相當不錯,苗勢非常喜人。”日前,陽光灑在張橋鎮吳榨村的田野上,一片片綠油油的冬小麥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展現著勃勃生機,農技人員正深入田間,細致勘察著小麥的苗情,為300多畝的冬小麥“把脈問診”。 眼下,冬小麥群體充足、個體健壯,及時進行劃鋤中耕和麥田鎮壓成為當前主要的管理措施。結合當前小麥長勢,種植大戶張桂福計劃抓緊時機澆越冬水,爭取明年有個好收成。“接下來,我們要對田間的雜草進行一次劃鋤,以減少雜草對小麥生長的影響。同時,為了防凍,我們會給小麥打一下葉面肥,主要是磷酸二氫鉀,每畝地加100毫升左右。這樣既能增強小麥的抗寒能力,又能促進小麥的生長。”張桂福說。 小麥生產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仗。今年,我市冬小麥播種質量較高,土壤墑情較好,各地充分利用有利的基礎條件,發揮科技支撐力量,加強小麥全程精細精準科學管理,夯實來年豐收基礎。 我市小麥即將進入越冬期,為全面推行精細精準科學管理,助推小麥單產提升,土壤墑情監測設備也在積極發揮作用。該套設備通過布設在田間的土壤水分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等高精度設施,自動采集土壤環境數據,并將數據實時發送至云端服務器,支持遠程數據分析與預警,幫助種植大戶和農技人員及時掌握土壤墑情變化。根據數據變化,種植業主采取人工方式,對長勢較差的田塊開展更加精細精準的封藥作業。 “它能實時掌握田間的蟲情,并將植保燈的系數等關鍵信息傳送至市級植保站。每次植保站的專家來查看,都能獲取到準確可靠的數據,這對我們的種植管理幫助太大了。”市裕民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業主戴躍民介紹。 今年,我市小麥整地質量和播種質量都有大幅度提升,9月至11月期間,降水較為充足,墑情較好,有利于小麥生長。農技專家提醒廣大種植業主,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調查麥田的墑情、苗情變化,科學診斷、分類施策、科學管理。同時,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的天氣也有利于雜草生長和病害發生,因此種植戶在管理小麥時,要及時防治紋枯病、莖基腐等根莖病害,噴除草劑一定要按要求嚴格執行,防止藥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