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令街道:174座泵站鏈接省“蘇灌通”平臺
2024-11-21
瀏覽次數:
大中小
“以前農業澆地是大水漫灌,既費人力又費水。現在泵站安裝了計時器后,能根據田地的長勢進行灌溉,科學管田,提高用水的效率,也節省了我們的體力。”11月20日,記者來到延令街道三陽村,恰巧遇到正值勞作的村民曹培智,看到記者對改造后的泵站感興趣,他連忙介紹起它的好處。 隨著深入了解,記者發現,一股清新的農業水價改革之風正悄然改變著延令街道的農業用水面貌。 今年以來,延令街道對轄區實際灌溉面積進行核實,對境內的174座泵站逐一進行評估,6寸泵以上泵站均已安裝計時器,對計時器已經損壞的安排修補。為推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延令街道還邀請農民用水戶協會成員、灌溉泵站管理經營者、中心戶長、打水員、村民代表等進行農業水價協商、集體審議,并形成《本村農業水價協商定價意見》,在村委、農民用水戶協會辦公地及灌溉泵站等主要場所進行公示,并定期收集農民反饋意見,對改革效果進行評估,根據反饋信息和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和優化改革方案。 多年前,延令街道就通過農開項目、省級水利發展資金項目,在三陽村、雙進村、大生村拆建泵站13座,建設渠道15.53公里。去年,延令街道轄區內174座泵站全部鏈接江蘇省水利廳“蘇灌通”平臺,對水量進行供需統籌、精準計量。如今,經過“軟硬件”升級后,既能促進節水,又確保糧食等重要農作物的合理用水需求得到滿足。同時,為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延令街道學習周邊地區先進做法,嘗試探索建立大戶制經營管理模式,田間灌排設施的日常運行和維修保養工作由種田大戶負責。此外,延令街道還在積極宣傳推廣先進地區采用的水肥藥一體化灌溉,通過節水精準滴灌和農田退水處理等技術,促進節能減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