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園”——兜住群眾穩穩的幸福
日前,在位于曾濤路和潤泰路交界處的雙擁主題公園內,迎著秋風,市民葉顯清吹起自己的薩克斯,曼妙的旋律引來游園的市民駐足欣賞。“這里環境優雅,空氣清新,我每天下午都會來這里練習演奏薩克斯,有時候還會遇到志同道合的音樂愛好者,我們一起交流演奏心得,相當愜意。”市民葉顯清說。 初冬時節,在晴朗的午后,約上二三好友,走進小游園內,沐浴著溫暖的陽光,行走在滿目金黃的銀杏樹下,移步換景,綠美、舒適的氣息撲面而來。雙擁主題公園不大,但內容豐富、意境深遠,園內綠植郁郁蔥蔥,人工水潭內錦鯉盡情游弋,為安靜的游園增添了不少觀賞的樂趣,也吸引了周邊居民前來散步、游玩。“春天,我們在這里賞花,夏天晚上,孩子們就在這里玩耍,秋天到了,我們就在這里觀賞風景,四季風景不同,我們都非常喜歡這里。”提起家門口的小游園,市民張琴總掩不住眉梢的“幸福感”。 集規模小、功能專、距離近、空間活、效率高于一體的小游園又稱“口袋公園”“袖珍公園”,區別于傳統的大型城市公園,直接服務于當地居民,提供美化環境、公共交往、休閑娛樂、文化展示等多重功能,為市民打造“15分鐘生活圈”。 “口袋公園”建設的第一目的便是更好地滿足市民日常游玩、休閑所需。近年來,市住建局充分利用碎片空間,將綠化的“大手筆”和“微景觀”交錯融合,把城市中不起眼的“邊角料”變成具有景觀賞玩、游憩服務、文化展示等功能的公共生態空間,因地制宜打造景致宜人的口袋公園。位于原泰興師范學校西側的鳳凰天公園就是這樣一處因地制宜打造的功能配置合理的全齡化的城市口袋公園。鳳凰天公園是我市老城區“千年文脈、一路經典”文化軸線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內共打造了古樹草坪區、文脈展示區、密林幽徑區、親水賞景區四大主題景觀。其中,文脈展示區打造了棲鳳亭、假山、半亭、花窗圍墻等古典園林建筑,同時,搭配江南園林經典樹木,展示了鳳凰天的歷史文化和相關人物故事。漫步在公園內,既可以賞美景又可以觀展區,在輕松、舒心的氛圍內感受泰興千年文化歷史。 一個個小而美的“口袋公園”如同一顆顆綠色珍珠,鑲嵌在繁華的街區與忙碌的生活之間,為市民提供了便捷、舒適的休閑場所,也讓“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成為市民們觸手可及的“小確幸”。近年來,省政府將口袋公園建設作為“樂享園林”建設的重點,并列入為民生實事工程。我市積極響應,對照生態園林城市“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創建標準,按照“一園一品”的要求,持續加大口袋公園的建設力度,把提升小游園景觀作為提高市民群眾生活品質的重要突破口,著力把小游園打造成生態良好、休閑舒適、景觀優美的公共空間,最大程度實現市民“轉角遇到綠”的愿景,讓市民無論身處泰興的哪個角落,都能輕松找到身邊的口袋公園,隨時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提升個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