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一別76年 “失蹤”烈士終找到
“二爺爺,找到了!找到了!我在遼寧丹東烈士陵園找到了太爺爺的紀念碑!”日前,古溪鎮老干部第二黨支部書記錢國良帶領老同志們學習時,侄孫的一個電話讓他激動萬分,顫抖著的雙手連手機都差點拿不住。淚流滿面的他,哽咽著向電話那頭的侄孫說:”拍照片,拍照片發給我呀!” 錢國良是古溪鎮謝蕩村人,出生于1947年5月。1948年春天,錢國良還不到一歲時,父親錢宏發就報名入伍并先后參加了解放戰爭的多次大小戰斗。后來,美帝國主義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錢宏發隨軍跨過鴨綠江,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當時,錢國良家中還能偶爾收到錢宏發寄回的信或帶到家鄉的信息,然而自1953年以后,錢宏發就仿佛人間蒸發般,音信全無。 戰爭結束后,錢宏發一同參軍和外出工作的戰友、同事,有的在外面工作,有的轉業到家鄉工作。每每得知他們的消息,錢國良的母親都會第一時間前去打聽,但換來的總是沉重的告知:“不知道宏發的情況。”直到有一年,政府為錢家送來了一張烈士光榮證書,全家才明白,錢宏發已經在朝鮮戰場上光榮犧牲了。 錢國良從畢業工作直至退休,每時每刻都在利用各種機會打聽尋找父親犧牲的情況和埋葬的地方,但由于當時的消息閉塞和年代久遠,一直未能如愿。一次錢國良從電視中得知,許多抗美援朝的烈士家屬通過遼寧丹東的烈士陵園、紀念碑和相關部門資料尋找到了自己的親人,這也讓他再次有了尋找父親墓碑的念頭。 今年,錢國良弟弟的孫子考上了吉林省某大學,侄孫前去報到前,錢國良反復叮囑:“有時間,你一定要去丹東烈士陵園和有關部門,找找有沒有太爺爺的消息。”隨后,錢國良的侄孫利用假期到相關部門找資料查檔案,果然有了發現。在丹東烈士陵園管理辦公室一本登記簿上,赫然跳出一排字:“錢洪發,江蘇泰興縣古溪區謝家蕩人,于1953年……”原來,一字之差,導致了烈士多年難以“找到”! 得知父親的消息后,錢國良難掩激動之色:“得知消息的那天正好是我父親誕辰一百周歲,這讓我們全家特別激動,終于了卻了多年的心愿。” 眼下,錢國良正著手準備,組織全家老少赴丹東祭掃犧牲了70多年的父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