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特色產業澎湃“新”動能
在泰興經濟開發區,投資7500萬歐元的速的奧高性能密封粘接材料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該項目由世界第一泡沫制造商、第三密封膠制造商比利時速的奧控股公司投資建設,對于該園區打造世界級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產業基地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黃橋經濟開發區,中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已悄然崛起。“一城一院一所一中心”的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一批生物發酵企業在黃橋扎根成長,將黃橋的食品產業從傳統的食品加工拓展到營養健康、食品生物工程、智能制造等相關領域。 在泰興高新區,江蘇興啟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納米銀柔性透明導電膜填補國內柔性觸控材料的空白,性能國際領先;納米銀柔性觸摸屏解決了行業大尺寸異面屏全貼合的工藝痛點。 …… 園區因“特”而建、項目因“特”而聚、經濟因“特”而興。2021年,立足“三區三園”進一步明晰特色產業圖譜,我市作出了大力發展“123”特色產業集群的決定,著力培育1個千億級(精細化工及新材料)、2個500億級(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3個百億級(農產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加工、節能環保、新能源)產業集群。經過三年努力,全市“123”特色產業規模比2020年增長18%,工業開票銷售超億元特色產業企業達193家,其中超10億元26家、超50億元5家。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泰興又當如何強勢發力?“當下,新業態蓬勃發展,新模式勢頭強勁,新經濟方興未艾。地處經濟發達地區,泰興要想在長三角地區競逐新賽道,必須搶抓新機遇,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123’特色產業,更加集聚集約發展。”市發改委主任燕榮華說。今年,我市聚焦省“1650”和泰州“1+4”產業體系,謀劃實施了“123”特色產業攀升行動,細化梳理了17個領域的發力賽道,由6名市領導牽頭成立工作專班,鞏固提升精細化工及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醫藥及醫療器械等產業優勢,發展壯大新能源、新型食品、綠色環保等產業規模,計劃到2026年六大特色產業集群規模達到2550億元,其中精細化工及新材料產業集群規模超過13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貫穿“未來產業決定產業未來”理念,根據六大特色產業集群特點,著力培育未來產業“爆點風口”,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第三代半導體、新能源等新領域新賽道。位于泰興經濟開發區的夏禾科技,生產的新型OLED有機發光半導體材料,每克售價可達2000元,企業每年產能18.9噸,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該項目總投資10.5億元,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李亞棟主導設計的科創型、引領型項目,項目的實施,不僅能打破有機發光材料的壁壘,同時也助力園區實現OLED顯示行業上下游企業的垂直整合。 此外,我市今年還推出了泰州首個地方重大產業技術創新項目撥投結合管理辦法,設立50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大張旗鼓”地對前瞻性、引領性、顛覆性的創新項目予以支持,成功助力光刻膠、棕櫚油2個重大創新項目落戶。 目前,我市正緊盯集成電路材料、綠色智能船舶、生物合成等細分領域持續發力,力爭形成更多發展優勢。同時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在“123”產業中同步嵌入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目標、方向、任務,真正把微笑曲線體現到產業化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