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虹橋共同舉行技能培訓和聯誼交流系列活動
(記者 祝朝暉 通訊員 嚴建紅)日前,來自新街、虹橋兩個鎮的近百名殘疾人和志愿者歡聚在虹橋鎮新市村博愛家園,共同舉行技能培訓和聯誼交流系列活動,推動“聯手助殘”活動走深走實。 “全國文明家庭”獲得者、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泰州市“讓家更有力量”榜樣家教宣講員韋晴是一位熱心助殘的公益人士。活動開始之前,她首先為大家送上了由她本人作詞作曲的助殘公益歌曲《你就是我的家》,抒發了殘疾人群體對殘聯組織由衷的感謝和依戀之情。同時,圍繞“人生的意義、接納自己、融入社會、知行合一”等方面,開設了一場心理輔導專題講座,引導殘疾人了解并把握幸福的內在含義。 泰州博員職業培訓講師陶琴應邀講授了整理收納的分類和好處,并通過現場互動方式,講解了衣物和藥品的整理收納技巧。新市村殘疾人張琴自己創辦了一家鮮花店,這次培訓讓她獲益匪淺。她認為,陶琴的培訓內容很實用,讓她對整理收納有了全新的認識:學會整理收納,不僅能提高生活質量,更能有效提升殘疾人群體就業競爭優勢。 針對殘疾人群體自我監護意識和能力相對不足等問題,來自新市村博愛家園的志愿者應邀開設應急救護技能培訓,系統講解了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實用救護技能。 虹橋鎮殘聯負責人詳細解讀了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并推介了部分就業崗位。大家還觀摩了新市村殘疾人之家的輔助性就業情況,并圍繞輔助性就業產品的生產加工、收入報酬等情況進行了交流。 參加活動的殘疾人現場表演了薩克斯獨奏、二胡演奏、獨唱等精彩的文藝節目,不斷將聯誼交流活動推向新高潮。虹橋鎮便民服務中心副主任、殘聯理事長陸靜瑩認為,今年7月份,新街、虹橋兩鎮殘聯、民政服務站和相關社會組織就以承接實施助殘公益創投項目為契機,共同策劃開展了梨園采摘戶外實踐系列活動,探索實施了有益的聯手助殘模式。這次又整合新市村博愛家園、“泰有愛”虹橋鎮康復驛站以及相關村居、企業等愛心資源,聯合開展豐富多彩的培訓交流和聯誼活動,將聯手助殘活動推向了新高度,有效擴大了殘疾人群體的活動半徑和認知范圍。 當天上午,活動舉辦方還組織新街、虹橋兩鎮殘疾人暢游了毛家圩生態景觀核心區、沿江生態廊道,欣賞了美輪美奐的虹潤濕地公園音樂噴泉,并打卡正在建設中的常泰長江大橋。 新街鎮民政服務站、承接此次公益助殘創投項目的春風民生服務中心負責人嚴建紅介紹,作為公益創投項目實施方,新街虹橋兩家社會組織將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各方資源,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營造關愛殘疾人的良好氛圍,助力殘疾人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