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雜糧收獲近尾聲 秋稻收割機械整備忙
2024-10-21
瀏覽次數:
大中小
日前,在分界鎮長生社區,村民們忙著晾曬花生。村民丁和芳家的六分田今年喜獲豐收,足足收了六斗車花生。由于田塊經過高標準改造,加之高沙土質的優勢,花生產量高、品質好。村里還協調出閑置場地,供村民們及時翻曬花生。丁和芳開心地說:“從來沒有這么高的產量,花生很飽滿,正好可以給姑娘、女婿、兒子打油,多的就賣,大家都開心。” 連日來,我市各地充分利用降雨間歇,全力推進小雜糧收割的收尾工作,并緊鑼密鼓地調度和整備機械,為即將到來的水稻大面積收割做好充分準備。 在濟川街道向陽村,種植大戶劉建國加緊收割著黃豆。他根據不同品種的成熟情況,因地制宜、分段收獲,確保大豆及時搶收。收完黃豆后,他還將幫助周邊的散戶、小戶完成水稻收割。劉建國表示:“把黃豆收完了,就要整理收割機,估計3~5天就要開始收割水稻了。” 據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市花生收獲已基本結束,玉米、大豆也已進入收割掃尾階段,收割序時分別達到92%、90%。隨著小雜糧收割的完成,全市將迅速轉入水稻大規模收割階段。 為確保豐產在田、豐收在倉,市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建了17個農技農機應急服務隊,指導各地農場主做好機具維修、調試工作,并備足易損零配件。服務隊還“零距離”為農戶提供農機保養維修服務,并設置了17個水稻機收損失監測點,開展農機標準化作業技術指導。 市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呂虎表示:“‘三秋’期間,我中心將密切關注氣象變化,及時做好機具供需、收種進度、作業價格等信息的收集和發布,科學合理安排機械有序作業。我市現有收割機1000余臺,秋收可外調收割機300臺左右,預計10天內可完成我市近61萬畝水稻的收割任務。同時,現有播種機近300臺套,可外調150臺套,預計20天內可完成小麥播種任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