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 推動建設更高水平法治泰興
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把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達到更高水平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重要內容,強調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并對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為了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記者采訪了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成峰。他表示,將立足司法行政“一個統抓、五大職能”,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不斷破解改革新難題,開創法治新局面,推動建設更高水平法治泰興,以良法善治為中國式現代化泰興新篇章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近年來,市司法局常態化舉辦國有企業“依法治企”主題沙龍、邀約式服務指導進“田埂”等活動,指導企業依法經營。同時,建強人民調解實體平臺,實現市、鎮、村三級全覆蓋;深入推進“八五”普法,聯合教育部門,推動法治副校長實職化;緊扣重要節點,持續開展“農民工學法活動周”“情系女職工法在你身邊”“法護校園”等系列活動,不斷增強群眾法治意識。 “改革發展目標已經明確,關鍵在見行動、抓落實。”成峰表示,將以釘釘子精神統籌抓好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及司法行政領域改革各項工作,找準法治服務保障泰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將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和法治力量貫穿于司法行政工作各領域全過程,為全市重點工作強化法治供給,為改革發展賦能增效。充分發揮全面依法治市統籌協調作用,協同推進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堅持法治政府先行,確保改革和法治相統一、相銜接。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實現城鄉法治資源融合發展,加快司法行政工作現代化步伐。深化基層隊伍建設,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提高隊伍政治素養、職業素質、實戰本領。持續抓好法律服務行業管理,強化行業黨的建設,使廣大法律從業人員成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力量。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努力把風險隱患化解于萌芽。打造特殊人群管控新模式,推進教育、管控、幫扶系統集成,全力維護公共安全,守護人民幸福安寧。構建行政執法監督體系,強化教育培訓,嚴格執法監督,保護市場主體,激發企業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