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啟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實地調查
2024-10-08
瀏覽次數:
大中小
日前,在仙鶴灣風光帶,市文體廣旅局組織文物普查員羅虎認真對鯤化池、奎文閣等文物進行數據采集,他詳細記錄了文物對象的名稱、空間位置、保護級別、文物類別、年代、權屬、使用情況、保存狀況等信息,并將信息上傳至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采集系統。羅虎說:“我們運用現代科學儀器,準確測量出不可移動文物空間信息,建立泰興市不可移動文物數據庫,為今后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文物普查是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經過前期籌備,我市啟動了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實地調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市文物資源狀況。據悉,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范圍為我市境內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共六個類別。普查對象為已認定、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含已核定公布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尚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調查、認定、登記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開展文物普查,將有利于全面掌握我市文物資源狀況,提高文物保護管理整體水平,有效促進我市文物事業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泰興置縣于南唐昇元元年,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存豐富。在普查過程中,熱心市民積極向普查人員提供文物線索,并協助開展實地調查工作。文物普查志愿者李憲明表示:“作為一名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志愿者,我將動員親朋好友,提供有用線索,做好這一次的文物普查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