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向西,在位于泰興經濟開發區內的中試孵化產業園,眾多建設者正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奮戰著,助力項目“加檔提速”,一派火熱的建設氛圍撲面而來。 作為我省首批化工中試基地建設試點項目,中試孵化產業園對泰興經濟開發區帶來的好處不言而喻。“以前由于沒有專業配套的中試孵化產業園,一些創新創業項目難以落地,區內企業創新轉型也面臨創新成果無法驗證、技術成果不能放大的困境。”泰興經濟開發區化工研究院負責人王昌堯說。 據了解,科技成果轉化通常分為四個環節:技術原理構想、實驗室研究、中試放大、產業化發展,中試是最關鍵的一個。而缺乏公共中試服務平臺,是科技創新產業化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2022年,總投資5億元的中試孵化產業園在泰興經濟開發區啟動實施,按照基礎功能齊全原則,建設辦公樓、中控室、公共倉庫、中試廠房及水、電、汽、三廢處理等公輔設施。去年年底已完成建筑主體封頂,同時開展中試項目招引,計劃2024年底建成投入運營。項目建成后,將依托園區堅實的產業基礎和良好資源,圍繞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本鏈、服務鏈,推動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從研發、孵化、成果轉化到產業化的良性循環,實現創新和產業的聯動發展。著力打造“立足泰州、面向全省、服務全國”的科技成果產業化中試平臺,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支撐。 市科技局局長奚海燕介紹,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平臺建設作為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產業升級、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積極構建“1+2+3+X”的區域科創體系。不僅修訂完善《泰興市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支持科創平臺建設,設立4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園區創新平臺運營,還創新出臺《泰興市重大產業技術創新項目撥投結合管理辦法》,設立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前瞻性、引領性、顛覆性的重大創新項目,成功落戶光學樹脂、棕櫚油生物基新材料2個項目。堅持以高層次人才為引領,加速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至目前,成功引入院士18名、國家級人才48名參與我市的項目研發和產業化。 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積極打造與產業領域相對應的新型研發機構群,全力提升本土科創平臺能級。一方面,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建設研發機構,形成龍頭企業引領、中小企業協同的“雁陣式”企業創新梯隊。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省級以上科創平臺125家,其中省列統新型研發機構1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22家。2023年省級以上研發機構研發投入15.57億元,申請發明專利208件,獲授權發明專利156件,實現新產品99件、新工藝44件、新技術67件,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9件、行業標準6件。另一方面,高起點嫁接科創資源。成功與省產業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培育市級創新聯合體6家;新建省聯合創新中心7家,并獲得425萬元的資金支持。精準開展科技招商,明確六大特色產業招商圖譜,成立招商專班,邀請金征宇院士等近20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招商大使,定期開展招商研學,舉辦“智創泰興 科創未來”創新創業大賽,累計引育科創項目近400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