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黃橋鎮嚴徐村,整齊劃一的小菜園,綠意盎然的扁豆架,流水潺潺的小池塘,擺放整齊的書柜……庭院內果實飄香、淡雅詩意。這樣的美景,已逐漸成為該村農家尋常風景。 嚴徐村曾經是新四軍蘇北指揮部駐地,有著光榮的革命擁軍傳統和紅色印跡。近年來,該村結合不同農戶特點,打造提升村民幸福感的“花卉小院”“書香小院”“紅色小院”等各具特色的美麗庭院。培樹點、線、面典型,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形成了內涵豐富、具有該村特色的美麗庭院品牌,讓美麗庭院宛如顆顆明珠,鑲嵌在紅色老區村每個角落,串珠成鏈、全面開花。 在村黨總支書記徐獻紅看來,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現代美麗鄉村的蝶變和“美麗庭院”創建是密不可分的。“美麗庭院創建已被列為鄉村振興的重點專項行動,這對于我們紅色嚴徐既是工作任務也是發展契機。堅持把美麗庭院創建與振興鄉村產業結合起來,村集體投資12萬元,建成占地200畝的蔬菜基地,去年創收21.5萬元經濟效益。既美化了家園,又擴大了家庭致富門路,增加了村民收入。”徐獻紅說。 在“美麗庭院”創建工作中,嚴徐村明確思路,聚焦基層黨建,以打造“紅色庭院”為契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思路。該村105歲的張玉華奶奶,五十年來潛心搜集整理陳毅、粟裕等新四軍指戰員在嚴徐村的軍民魚水情故事,用自家房屋建起了“紅色小屋”,集中進行展示,并義務向村民和學生進行講解,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革命傳統,凝聚黨心民心。小小庭院成了一座追尋紅色記憶、賡續紅色血脈、傳播紅色文化的黨員干部教育基地,村民們在這里學習革命前輩不怕艱苦的精神,也凝聚起了推進鄉村振興的無限激情。 該村每季度召開一次“美麗庭院”評選會,由村兩委班子成員與巾幗志愿者共同組成評選小組,驗收達標戶門前懸掛“美麗庭院”獎牌。同時,實行動態考核,村婦聯不定期對獲得“美麗庭院”的家庭進行抽檢,發現退步或者不符合標準的,立即取消“美麗庭院”稱號。定期召開“美麗庭院”創建表彰大會,大力宣傳在創建工作中的經驗做法、先進事跡等,全村上下形成了“黨員干部作表率,群眾齊參與,戶戶爭先進”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我們村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動員黨員干部亮牌子、做表率,同時充分發揮村婦聯密切聯系家庭和婦女的優勢,使美麗庭院創建由人美、室美、院美向村莊美、民風美、產業美蛻變升華。”徐獻紅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