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舉辦“且將新火試方言,最是鄉音撫人心”《新火試方言》讀書分享會,邀請《新火試方言》的作者王新軍、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龐余亮、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陳仲明、我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幸平參與分享,一起感受泰興方言帶來的獨特魅力。 龐余亮說:“這本書凝聚了泰興人的鄉愁,不僅泰興本地人會喜歡,而且我們外地人也很喜歡,因為它打開了鄉愁的大門。” “這本書是泰興方言的新進展,作者反復咀嚼而出哲理,我們讀的人就要根據他寫的東西自己去悟徹,悟徹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咀嚼的過程。”陳仲明閱讀后,覺得方言是帶在身上的鄉愁,傳承方言、讓孩子們學會方言很有意義。 幸平說:“通過方言來了解泰興、熟悉泰興,進而熱愛泰興,最后落腳點就是為我們泰興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作貢獻。”他覺得書中的故事很貼近生活,這種創作方法對于傳承民俗和方言很有意義。 活動中,許多讀書愛好者也分享了自己的閱讀感受。王新軍是土生土長的泰興人,因為一句“家來”,他便開始寫方言的小文,越琢磨越有味道,感覺有必要把它挖掘出來、推廣開來。于是,在一番梳理后,整書分成八個篇章,引經據典,講述泰興方言的文化魅力,其中更多的是講作者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感悟。王新軍表示:“一要品,二要用。品,就是要適當地去品嘗、琢磨;用,就是要會應用和延伸,與時代相呼應,把時代新的語言融入泰興話,這樣泰興話才會有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