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隨著天氣轉暖,美國白蛾越冬蛹陸續開始羽化。按照“嚴防第一代,壓低蟲口密度”的工作思路,我市全面開展50個市級和346個村級美國白蛾誘捕器掛設工作。市鎮村三級美國白蛾監測網絡已全面運行,做到了監測全覆蓋。 據了解,美國白蛾是國際性檢疫對象,也是我國唯一的林業和農業共同檢疫對象。美國白蛾生命力頑強,可以15天不吃不喝仍然活蹦亂跳;傳播蔓延快,一只美國白蛾一年繁殖量可以達到3000萬只,尤其對林業、農業作物危害面廣,危害程度大。據介紹,此蟲為雜食性害蟲,食量大、繁殖量大,能危害林木、農作物、花卉等300多種植物。美國白蛾經過之處,無論多茂盛的樹木都會變成“禿子”。 我市相鄰的興化、姜堰都是美國白蛾疫區。2014年以來,我市陸續誘捕到美國白蛾越冬代成蟲。之所以發生多年卻沒有成災,關鍵是我市抓住了適期,每年春季開展全市美國白蛾孵化期防控。近期,美國白蛾越冬代成蟲進入羽化高峰期。4月12日,我市發布《關于加強美國白蛾防控工作的令》總林長令,將美國白蛾防控作為林長制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做到組織領導到位、責任落實到位、監測防控到位、資金保障到位。各監測點監測期間實行零報告制度,為及時、準確防控美國白蛾提供科學依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