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泰州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泰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萬聞華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全市上下要深學細悟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突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這個引領,緊盯“高水平建設農業強市”這個目標,扛起“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泰州樣板”這個責任,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奮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泰興市委書記張坤在泰州主會場參會并發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毛戴軍在泰興分會場參會。 萬聞華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用大歷史觀看待“三農”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大論斷,特別是總書記賦予江蘇“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的重大任務,強調要“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全市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錨定目標、鉚足干勁,扎扎實實、踏踏實實,以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泰州樣板的實際行動,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泰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萬聞華強調,要牢記“國之大者”,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時刻繃緊保障糧食安全這根弦,把“提單產”作為主攻方向,把“保耕地”作為根本之計,把“責任制”作為關鍵抓手,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堅持增加就業促增收、搞好經營促增效、盤活資源促增值,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鞏固住、拓展好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 要堅持高質量發展不動搖,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緊緊抓住新質生產力、核心競爭力、品牌變現力三個重點,釋放長板效應,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推動農業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把現代產業發展理念和組織方式引入農業,在平臺載體、企業主體、產業化聯合體建設上多下功夫,放大集群效應,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全要素融合;深入實施農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強化“三產”融合,激發乘數效應,推動“一產向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 要聚焦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聚焦“宜居”,深化環境整治提升,推動鄉村風貌提質提檔、基礎設施聯建聯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聚焦“宜業”,促進鄉村發展提升,推動形成適宜本地的產業模式和業態,擴大鄉村產業發展增量空間,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聚焦“和美”,推動形神同步提升,進一步強黨建、優治理、興文化,真正建成農民身有所棲、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園。 萬聞華強調,“三農”工作面向千家萬戶,涉及千頭萬緒,政治性、政策性強。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好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財力筑牢保障支撐,發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帶著責任、帶著使命、帶著感情,全力打好鄉村振興漂亮仗。 會議通報了2023年度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結果。泰興位列縣(市、涉農區)綜合排名第一等次。2023年,泰興市緊緊圍繞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總體部署要求,堅持協同推動、狠抓落實,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穩步推進、態勢良好,在“農業強”上彰顯了特色,在“農村美”上擦亮了底色,在“農民富”上充實了成色。 張坤在大會交流發言時表示,泰興市將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更強擔當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錨定“高質高效”目標,點上抓龍頭、強牽引,線上抓貫通、強融合,面上抓基礎、強保供,開辟產業強農新局面。把握“宜居宜業”方向,以整治促提升,以共建促共享,以機制促長效,煥發美麗鄉村新氣象。聚焦“富裕富足”要求,在“精準”上下功夫,在“挖潛”上想辦法,在“聯動”上做文章,拓展惠農增收新路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