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陽,植樹正當時。日前,濟川街道水利站聯合街道河長辦、林長辦、路長辦以及各村居(社區)舉辦別開生面的“綠色節日”活動。 活動現場,志愿者不僅自己栽樹,還指導各村居(社區)圍繞河道植綠補綠,制定特色專題活動方案,“專題宣講”“集中植樹”“每個村干部認領一條河道,每位學生、青年工作者認領一棵樹苗”等活動,將“植樹節”活動推向高潮。 “濟川街道聯盟中溝眾賢村段,既是街道水利站2023年全年調研、論證、試點實施的‘以河養河’河段,又是街道‘碳匯林’試點段,更是街道深化‘林長’‘河長’‘路長’深度融合的‘示范河道’。”濟川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曹健說,“在這條河上舉辦‘植樹節’相關活動有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城市“生態美”,群眾“幸福長”。多年來,濟川街道水利站立足將水文化傳承與河道管護相結合,努力營造各級河道“岸青、水綠、景美”的愿景和追求,重視對學生、青年工作者的“綠色”教育,在全域“幸福河湖”創建的畫卷上,勾勒出了一幅動態圖譜。 加大對“水杉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是濟川街道水利站近幾年向黨工委、辦事處呼吁和建議的重點內容之一。以蔡港、躍進中溝、東風河等河道為代表的“水杉林帶”始栽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歷經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現在已經高聳入云,蔚然成風。但由于在成長的過程中管理失衡,造成了一定的缺失,該站深入調研,積極呼吁。如今,一棵棵水杉苗木栽植入土,一條條“幸福河湖”相繼建成,一件件涉水民生工程建成投運…… “我們的水杉樹,印證了老一輩濟川人斗天災、保民生的艱苦歷程,是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我們要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從我做起,從身邊的每個人做起,傳承保護,并發揚光大這份來之不易的成果。”濟川街道黨工委書記洪飛表示,街道將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濟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