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復蘇,四季初始,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民搶農時、忙生產的身影。日前,在泰興市延令街道蔡巷村一處500多畝的麥田里,種糧大戶匡九林駕駛著高效植保機,對田間雜草進行化除。眼下冬小麥陸續返青、起身,加強春季田管、促進苗情轉化,搭好豐產架子的關鍵時期,但前期陰雨天氣不斷,化除沒有跟上,他一直擔心小麥出現苗小苗弱的不利情況。 植保機進行田間化除,藥面大、防除效果好,有利于小麥形成壯苗,提高產量。因此,春季化學除草具有省工省時、成本低、效果好的特點。匡九林在忙完自家田塊的化除外,還要幫助蔡巷村周邊的30多家小戶、散戶開展田間管理,為小麥豐產豐收提供保障。 “這個植保機一天可以治到300畝左右的麥田,我的田3天之內就能全部除草結束。現在要抓住近日晴朗的天氣,趕緊把鄉親們的雜草也都處理掉,讓大家今年都有個好收成。” 匡九林望著綠油油的麥田說道。 春季是果樹的休眠期,也是管理的關鍵時期。在飛峰家庭農場,業主王宏兵手拿剪鉗,嫻熟地修剪桃樹枝杈,在一番勞作后,樹枝被修剪得疏密適宜、層次分明。120畝田塊里種植著75個連棟大棚的葡萄藤、百余株桃樹,王宏兵需要搶抓晴好天氣,盡快完成剪枝修整。今年,他計劃一邊按照別人的經驗種植獼猴桃、水蜜桃、無花果、陽光玫瑰等品種,一邊調整一些農藥肥料的配比,并改進管理辦法,把果園改造成融自主采摘、直播銷售、網紅打卡為一體的綜合型、多元化家庭農場。 王宏兵表示: “今后,我要把劣質的品種進一步淘汰,重新培育一些新的品種出來,讓我的產品更加具有市場競爭力。” 春回大地,在分界鎮長生社區的村民丁中江家前屋后的小塊地上,菜苔已經冒出新芽,迎來豐收時刻。丁中江告訴記者,現在菜苔收購價能達到1.75元一斤,村里合作社統一收購,通過參與鎮上推廣的“輪茬套種”模式,家里的這塊三分田今年還會陸續產出豌豆、刀豆、花菜等作物,全年估計能增收2-3萬元,現在丁中江和鄰居們每天都能采出500斤左右的菜苔。 “鄰居之間互相幫助,你幫我采,我幫你采。現在,我們從東到西種了十幾畝田,大家忙得比較有奔頭。” 丁中江說。 氣溫逐漸回暖,正是移栽菜苗的最佳時節。在分界鎮湖頭村,百來畝的蔬菜大棚中,務工村民們忙著把幼嫩的芹菜苗移栽到大棚里,運苗、挖坑、栽苗,不一會兒,一株株翠綠的芹菜苗鋪滿田間。湖頭村選擇避開芹菜上市的高峰期,組織大戶由冬芹菜改種春芹菜,每年村里可產芹菜兩百多噸,自從種植大棚蔬菜之后,村民們不用外出打工就有不錯的收入。 “目前,我們村有種植大戶15戶,基本上全部返崗。尤其這個藥芹種植大戶,這兩天已經組織了二三十個人在進行移苗,預計15日之前,苗能全部到位。移苗當中,我們村里派農技員去協助種植大戶,指導藥芹的組距、行距,確保今年藥芹的產量。”湖頭村黨總支副書記丁樹建介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