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打鼓、扭秧歌……一進黃橋鎮祁巷村小南湖景區,迎面而來的就是祁巷村農民文化藝術團的阿姨們喜慶的民俗表演,游客們紛紛駐足圍觀。冬日的鄉村寒風逼人,而這里暖意融融。“景色怡人,正好我們單位在這邊組織團建。工作壓力大的可以放松心情,感覺很不錯。”游客們紛紛說道。 近年來,祁巷村持續深入推進黨建引領,積極打造“黨建+”鄉村治理,立足新時代農村黨組織建設新要求,落筆高質量發展,著墨村民幸福生活,推進鄉村治理新模式建設。 黨建強基,讓組織保障“底色”更濃。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鄉村治理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的體現,是實現鄉村共治共享的先導。村黨委緊緊圍繞黨建引領村莊網格化治理“三網工程”,建強黨組織“戰斗堡壘”,打通村莊治理“神經末梢”,練好服務群眾“繡花功夫”,構建“黨建+網格”管理模式,推動“村黨委+網格支部+黨員聯系戶”治理體系向縱深推進;從村兩委干部、村離任干部、村組無職黨員、村企業管理人員、鄉賢等群體中,聘任網格員126名;發揮群眾鄉村治理的主體功能,發動群眾參與村莊自治,優化網格員微信群管理模式,主動借智借力,從鄉村治理由村兩委孤軍奮戰到問題共答,堅持“互動性”聯絡,由“答復型”向“落實型”轉變,用法治力量保障群眾安居樂業。在環境整治、綜合治理、文明村莊建設等方面,形成“群眾吹哨、網格響應、干部報到”快速響應機制。 黨建賦能,讓產業振興“成色”更足。產業振興是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一環,是推動鄉村振興,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基礎性工程。祁巷村黨委通過舉辦論壇、開展調研、研發課題等形式,邀請高校、科研機構、行業專家學者及相關產業精英,積極探索研究產業發展新方式、新路徑,為祁巷村產業開發、實踐路徑建言獻策,提供啟發和思考。經過一次次研討會的洗禮,大家接觸到了新觀念和新知識,思路越來越清晰,目標越來越明確:補齊短板、筑牢底板,培育長板;加強品牌化建設;把旅游、培訓、農特產品、民宿等產業的鏈條不斷加長,促進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的轉型。2023年,祁巷村的各類產業開足馬力,踩滿油門,以“滿格電”按下“奮斗鍵”,取得了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各項經濟發展指標有了大幅度提升。產業振興,為祁巷村美好鄉村建設添磚加瓦,為村民致富增收提供了堅強支撐,為推進鄉村治理新模式建設作出有力保障。 黨建護航,讓民生福祉“本色”更亮。鄉村治理,民生為本,村黨委推動實施村莊治理“紅網行動”,依靠紅色網格力量,全面收集難點熱點問題,進行梳理歸類,逐個解決落實,盡可能讓群眾順心舒心。組建村紅白理事會,倡導厚養薄葬、禮輕情重、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節儉養德。破除陳規陋習影響,剎住攀比心理、補償心理、鋪張浪費之風,提升村民文明素養,筑牢鄉風文明根基。村黨委不斷完善特殊群體和困難群眾服務保障工作。密切關注脫貧戶的經濟收入和生活狀況。為防止村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成立了“大病救助基金會”,基金由鄉賢、能人、企業、愛心者捐助,至目前,已為10多戶符合條件的村民家庭給予了救濟,為保證在共同富裕路上不讓一戶掉隊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屏障。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圍繞黨建引領,把穩‘方向舵’,壓實‘責任鏈’,實現‘需求在網格中發現,問題在網格中解決,成效在網格中體現’的目標。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積極探索符合時代特征、滿足群眾期盼、體現祁巷特色的鄉村治理新路徑。”村黨委書記丁雪其如是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