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23個月建設,12月22日上午,世界在建最大跨度斜拉橋——常泰長江大橋工程又取得一項突破性進展,位于泰興市一側(cè)的天星洲專用航道橋順利合龍。這座航道橋主跨388米,為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鋼桁拱橋,它的合龍標志著常泰長江大橋工程建設又取得一項突破性進展。泰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政府黨組成員孫紅東參加合龍儀式。 常泰長江大橋是世界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際鐵路和普通公路為一體的過江通道,于2019年10月全面開工建設,計劃2025年上半年建成。為滿足沿線港口、碼頭運輸專用航道通行需求,大橋除主跨1208米的主航道橋外,分別在泰興天星洲和常州錄安洲設置了專用航道橋,配合主航道橋共同服務長江黃金水道。不同于主航道橋的斜拉橋結構,專用航道橋均為鋼桁拱橋,從造型上與主航道橋連為一體,相映生輝。 據(jù)了解,此次合龍的天星洲專用航道橋全長727米,主跨388米,橫跨269米寬的天星洲專用航道,與主航道橋一樣,為非對稱布置橋梁,上層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下層橋面上游側(cè)為雙向城際鐵路,下游為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橋梁全部802根拱肋桿件采用了不同的長度和類型,單根桿件最大重量達121噸,除弦桿頂板采用熔透焊接連接外,其余桿件均在節(jié)點處采用高強螺栓拼接。天星洲專用航道橋全橋鋼材用量約4萬噸,接近北京奧運場館鳥巢總用鋼量,高強螺栓用量約47萬套。“在項目建設中,我們?nèi)〉昧藥讉重要的技術,一個是大跨重載的邊跨少支點技術,第二是拱梁并進的合龍施工技術,第三點是非對稱拱橋線型控制技術,通過這三個技術的運用,目前我們專用航道橋的精準合龍,達到毫米級的合龍精度,對我們后續(xù)這種大型的公鐵兩用鋼桁拱橋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意義。”中交二航局常泰長江大橋項目部常務副經(jīng)理王輝告訴記者,針對建橋過程中鋼構件重量大、種類多、合龍點多,安裝工藝復雜、精度要求高、技術含量及安全風險高等施工特點和難點,參建各方積極優(yōu)化施工方案,強化資源配置,研發(fā)使用行業(yè)內(nèi)最大噸位WD100型拱上吊機,解決了大噸位桿件吊裝、鋼桁梁上弦行走等難題。建立了基于BIM的數(shù)字孿生施工場景,搭建了云端無線采集系統(tǒng),全方位對施工控制數(shù)據(jù)進行實時分析和預警,確保結構施工過程始終處于可控狀態(tài)。 天星洲專用航道橋是全長10.03公里的常泰長江大橋的重要組成部分。常泰長江大橋連接常州與我市,是世界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際鐵路和普通公路為一體的過江通道,也是長江上首座“三位一體”跨江大橋。通車后,兩地之間的公路通行時間將縮短到20分鐘,對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更好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和長江經(jīng)濟帶發(fā)展戰(zhàn)略,完善區(qū)域路網(wǎng)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