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一見曙光,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鬧革命,武裝斗爭聲勢強……”近日,元竹鎮蔣堡鼓兒書場里,傳出清脆悅耳的鑼鼓聲、鏗鏘有力的說唱聲……“鼓兒書”傳承人范正德老人繪聲繪色地講述紅色故事。類似的鼓兒書場場景,每月都有兩次。 積極探索,開設“文化傳承”新課堂。元竹鎮挖掘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兒書,賦予其時代內涵。由老藝人向團員青年傳授鼓兒書說唱,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其中,推出系列教學專場,切實增強團員青年文化自豪感。今年以來,舉辦鼓兒書場24次,內容涉及紅色文化、非遺文化、法治文化等, 300余名團員青年參加。“作為一名青年參加宣講,感染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受到教育和鼓舞,大家都喜歡這種接地氣的宣講形式和內容。”蔣堡鼓兒書藝術團團長朱淑惠說。 強化建設,奏響“青春宣講”最強音。元竹鎮成立鼓兒書青年講師團,聚焦老曲藝新唱腔,編制《昂首闊步新征程》《元竹小康范兒》《道德文明聽我講》等,攜手老干部、老黨員,將鼓兒書課堂搬到蔣堡村、丁莊村、申莊村等,深入田間地頭、企業車間、紅色舊址、古道涼亭,團員和青年積極參與文化傳承,一鑼一鼓,一說一唱,奏響“青春宣講”最強音。“用鼓兒書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很有新意,還結合實際生活,大家聽得明明白白。”丁莊村村民李燕說。 優化服務,堅持“學以致用”重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元竹鎮以鄉村振興為大舞臺,發揮青年特長,注重實踐歷練。成立青年志愿服務隊,今年以來,開展“新農菁英”助農直播12次,銷售額達12萬元;組織“河小青”凈灘行動20余次,清理白色垃圾300余處,舉辦“愛同行暖童心”活動,慰問困境兒童30余人次,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青年之家’在哪里?既在一個個固定的場所里,也在服務群眾、投身鄉村振興的大課堂中。我們團員青年應該志存高遠、踔厲奮發,以青春之我建設青春之中國。”元竹鎮團委書記劉子佳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