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近日,位于黃橋鎮國裕集團院內的青裕學社傳來陣陣讀書聲。一家兒童類社會組織在這里開展國學傳承系列活動,通過“閱讀+漢服”的形式,帶領孩子們以全新角度認識國學、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傳統文化進行一次親密接觸。 據悉,為落實“蘇童成長”省級試點工作要求,泰興市積極探索了“未保站+基地”“社會組織+基地”服務模式。近日,市民政局發布全市第二批12家未成年人成長護航基地,青裕學社便是其中之一,該基地利用黃橋鎮古建筑為主陣地,圍繞國學、歷史、農耕、人文等主題設計青少年素質培養與研學課程體系,引導和培養未成年人全面發展。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為幫助全市未成年人紓解難困,幫他們提升,讓他們茁壯成長,也通過該項目讓更多的學生能提前了解接觸到社會情況,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第二批12家成長護航基地既有思想教育類基地,如革命烈士紀念館、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有勞動實踐類基地,如誠成城紅樹林家庭農場、織夢生態園;又有角色體驗類基地,如消防救援大隊實踐基地、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基地;還有健康運動類基地、公益服務類基地等。 多方共建未成年人保護基地,這是泰興市共畫護“未”同心圓的新探索。從第一批未成年人成長護航基地發布開始,多家成長基地開展豐富多彩活動,在共建學習園地、心理咨詢室、關愛困境青少年等方面為未成年人打開了成長的大門。延令街道未保工作站在新命名的成長護航基地——市圖書館舉辦了一場“書香潤童心,閱讀伴成長”親子教育閱讀會。孩子們在圖書館參觀了季振宜古籍珍藏館,還發現了很多耳熟能詳的泰興名人,聽著先賢故事,看著先賢手跡,孩子們不時翹首觀瞻、聆聽沉思。“親子教育閱讀會上,我們與孩子們分享了繪本故事,引導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時借助故事內容啟發家長對于兒童教育的思考。”護航基地老師羅麗娜說,他們關注未成年人的心理,用精彩的故事啟發兒童的認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至目前,泰興市已有22家未成年人成長護航基地,為了推動基地規范化發展,加強基地建設、運行和管理,泰興市制定《泰興市未成年人成長護航基地管理辦法》,明確基地的申請認定、運行管理、考評機制。以“政府指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資源整合、布局合理”為原則,建設一批具有示范引領效應的成長護航基地,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氛圍。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泰興市將加強對現有成長護航基地的管理,引導其開展更加豐富的兒童服務項目,適時引進更多機構(單位)加入未成年人成長護航基地隊伍,實現基地數量質量“雙提升”,為全市未成年人關愛服務提供高質量活動陣地。同時,培育兒童類社會組織,探索更多的活動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革命傳統、理想信念、文明禮儀教育,推動“蘇童成長”試點工作走深走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