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對于企業來說,不僅要學習借鑒先進經驗,還要努力提供優質平臺和資源,加強自身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日前,在濟川街道組織部分企業開展“‘你呼我應’為民‘雙解’”活動中,相關專家在理論宣講環節分享感悟。 為進一步深化“你呼我應”為民“雙解”行動,把牢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濟川街道堅持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主陣地,廣泛開展“你惑我解”理論宣講、“你難我解”志愿服務活動,以講促學,以學促干,凝聚起建設“幸福、品質、美麗”濟川的強大力量。 “你惑我解”聚民心,把“道理說進你心里”。建強“青聽理響”理論宣講志愿隊,依托“百姓名嘴”工作室、“理響長廊”“興農驛站”等特色載體,邀請理論名師、部門專家、銀發先鋒等,開展“你惑我解”集中宣講420場次、基層微宣講850場次,深入淺出地把道理講明白、形勢講清楚、政策講透徹;推出20期理論微宣講動漫作品《銀小杏帶你學理論》,創作鼓兒書《奮進泰興再揚帆》《北部新城美濟川》,在“共濟川”微公號上開辟“先鋒課堂”“冬訓風采”“聽·主題教育有聲書屋”等專欄,累計發布信息293條。以網為媒,讓黨的“好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正能量產生大流量。 “你難我解”察民情,把“實事辦到心坎上”。扎實開展“你難我解”志愿服務活動,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利用“佤的泰興”微信小程序、“你呼我應”群眾問題意見建議箱,線上線下廣泛征集群眾所急所需所盼。詳細梳理需求清單,及時發布資源清單和項目清單,把“等群眾上門”變為“送服務上門”,將群眾“心愿清單”變成“履職清單”。圍繞基層治理、營商環境等重點領域,聚焦“一老一小”等特殊群體,實施“春雨護苗”“向陽花開”“紅色物業”等志愿服務項目20個,開展志愿服務大集市活動45場,面對面送政策、送健康、送愛心,讓群眾時時感受到黨的溫暖。 “你呼我應”解民憂,把“幸福底色亮出來”。緊盯街區“353”工程,大力推行“五單五心”工作法,更好凝聚人心、匯聚民力。聚焦村集體經濟內生動力不足問題,運用示范村觀摩、“第一書記”駐村、村書記“市場掛職”等載體,探索組建“強村公司”,持續拓寬村集體經濟發展思路和增收路徑;圍繞民生項目進展緩慢、基礎設施配套不足問題,著力加強省級綠美鄉村建設,完成現代路、群元路、耿戴路提檔升級,打造智慧停車場2個,增設老年人助餐點3個;針對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快、項目招引質效不高問題,全面夯實泰興艦船配套產業“魚水情”黨建聯盟基礎,實現前三季度新簽約億元以上軍民結合產業關聯項目近20個……通過構建“你呼我應”工作閉環機制,推動72個“你難我解”實事項目辦結率突破90%,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獲得感。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雙解’行動,將解思想困惑和解實際難題緊密結合,全面營造‘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濃厚氛圍,不斷將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濟川街道、城區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洪飛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