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是富民之本、發展之基、崛起之路,是就業的更高層次。日前,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市人社局積極營造創業氛圍,持續加大扶持力度,不斷激發創業激情,用心用情“鋪路架橋”,助力創業駛入“快車道”,支持成功自主創業3632人,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創業政策“好又快” “創業擔保貸款這個政策太好了,不僅幫助我們公司解了燃眉之急,而且大學生還能享受政策貼息。”大學生創業者張重岸說,“我之前一度想要放棄創業,特別感謝創業擔保貸款這個政策,為公司辦理了2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解決了公司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 今年來,市人社局充分發揮創業補貼和擔保貸款“造血式”扶持創業的功能和帶動就業的作用,鼓勵支持各類群體創業,落實大學生、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初始創業補貼、創業帶動就業政策,加大擔保貸款工作力度,最大限度釋放創業動力。 據悉,今年以來,市人社局已發放富民創業擔保貸款310萬元,為15名創業人員緩解了資金難題;發放貸款貼息101.34萬元,惠及54家經營實體,形成創業帶動就業、就業促進創業的良好循環。 創業服務“優而暖” “之前我一直不了解創業能領什么補貼,現在不僅在家門口就有專家指導,辦理相關貸款也十分方便。”政策、服務、資金“一鍵即享”,讓創業者倍感溫暖。 市人社局不斷強化“上下聯動”“橫向協同”工作格局,聚焦沖破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痛點堵點,突出革故鼎新的數字思維,推進服務流程再造,推出“創業一件事”覆蓋創業全生命周期,將創業擔保貸款申請、創業補貼申請等業務全部“打包快辦”,實現創業工作數字化、系統化、便利化。在人社綜合服務窗口設立“創業一件事”服務專窗,為廣大創新創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贏得創業者的一致好評。 同時,我市不斷推進就業創業服務關口前移、業務下沉,推行“群眾搬到哪里,服務跟到哪里”服務模式,在全市建成標準化“家門口”服務站7個,讓群眾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就業創業服務,用政策的扶持、資金的支撐和“保姆式”的服務為創業者們搭建了一條越過障礙、通向成功“快車道”。 創業活動“多且實” 今年9月,“敢干敢首創創業創一流”泰興市2023年創業富民大賽成功舉辦,86個創業項目披荊斬棘、同臺競技,展示創新創業成果、樹立創新創業榜樣、弘揚創新創業精神,激發了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和主體活力。據了解,今年以來我市已開展“泰好創興好業”創業服務系列活動10場次,為企業、個體工商戶、大學生等“一對一”提供“滴灌式”服務。 以舉辦各類創業創新大賽、活動為切入口,市人社局積極構建多層次的創業創新平臺,廣泛征集創業項目和“金點子”,建立創業項目數據庫。持續開展創響江蘇創業指導專家團下基層、創業服務“五進五送”活動,為創業者提供免費咨詢和專業指導服務。設立創業指導服務窗口,加強創業跟蹤服務,逐步建立了集“項目征集、項目展示、專家指導、政策扶持、跟蹤服務”為一體的創業指導工作機制,全方位激發創業活力。 青年便于創業,社會才會有生機;青年爭于創新,城市才會有希望。借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東風,市人社局還開展“源來好創業”青年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等一系列鼓勵青年創業的活動,聚焦青年群體創業能力不強、創業融資困難、創業層次不高等難點痛點,全面摸底轄區創業者情況、全面統籌整合轄區內創業資源,深入開展創業講堂、創業導師問診、項目路演融資對接、政策咨詢、人才招聘等配套活動。 市人社局局長趙新元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健全完善更加積極的創業就業政策體系,實施精準有效的創業就業幫扶措施,以“有解”思維破解創業就業難題,確保創業就業工作提升、提質、提效,用精準服務讓創業者駛入實現創業夢想的“快車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