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大家搭把手,把電泵沖洗一下,重新換一個時間控制器。”日前,在泰興石配廠宿舍樓公廁內,接到群眾“時間控制器損壞”的電話后,市環衛服務中心公廁保潔所的工作人員立即來到現場進行維修。 剛清理完這一處,下一個任務緊接著就來了。“這不,剛才又接到商井新村那邊公廁洗手臺需要維修的任務,我們立馬就要趕過去。”作為環衛戰線的老典型,市環衛服務中心公廁保潔所糞管班工作人員錢維祥總是笑言,對他們來說,水電、木工什么都得會一點,不是在維修過程中,就是在趕往維修的路上。 雖然只是如廁小事,卻包含著大大的民生。而文明城市的文明,更要在解決市民的每一件煩心事上體現。對此,市城管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持續開展各類公廁整治行動,以“繡花功夫”強化公廁精細化管理,提升便民服務水平。 據了解,目前市城管局管護公廁共103座,其中二類及以上公廁31座。不少公廁由于使用時間較長,地面、墻面大多是毛坯,公廁的門窗也都是木質的,多年來的雨水浸泡,早已霉爛。洗手池,整容鏡等也破損嚴重,更有一些公廁連通風設備,沖水設備都無法正常使用,這些都成為招致市民抱怨的主要原因。為此,今年,該局通過落實精細保潔、開展安全檢查、加大巡查力度等措施,切實做好公廁的日常管護工作,努力為廣大市民營造干凈整潔、文明舒適的如廁環境。自2023年公廁管護提升行動開展以來,共維修洗手臺水龍頭166套、格擋門196個、沖水設備148套、照明設備109套,修補外立面4處,清除公廁內外小廣告300余處。 同時,為進一步滿足市民游客如廁需求,市城管局對2座公廁進行了智慧化升級,配備人流監測、廁內空氣質量監測、廁位占用監測等智能設備,提升市民如廁體驗。上線“泰便民”公廁導向手機小程序,破解公廁難尋問題。同時,對公廁銘牌提檔升級,升級后的銘牌包含公廁名稱、管護單位(人員)、開放時間以及監督電話,引導市民游客更快更便捷了解公廁信息,真正做到便利于民。 “現在的公廁既真正成了我們城市文明的一個元素,也展現了政府服務群眾無小事的承諾與擔當。”在碧云廣場公廁,不少群眾對有了規范服務后的公廁稱贊不已。這座以前備受居民抱怨的公廁,現在也真正成了市民方便之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