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泰興市委書記張坤現場調研“敢為”干部工作案例,強調要把弘揚“四敢”精神和發揚“三個不相信”城市精神特質結合起來,強化“爭先、領先、率先、優先”意識,引導廣大干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勇于擔當、敢為善為,真正讓干部隊伍永葆生機活力。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毛戴軍參加。 位于河失鎮的泰隆精密減速機零部件生產項目目前處于試生產階段,該項目總投資5.19億元。張坤走進項目現場,了解該項目建設情況以及河失鎮在推動項目建設和經濟發展方面的相關工作。為推動該項目快建設早投產,河失鎮充分發揚“四敢”精神,“保姆式”服務,“點穴式”攻堅,“拉網式”補短,助力項目快審批,助企紓困解難題,助推發展穩預期,保障了項目在今年5月順利開工,一期工程順利試生產,全力打造“項目建設河失速度”。張坤要求,要大力弘揚“三個不相信”,永葆“四敢”精氣神,堅持主動作為、靠前服務,以一流的作風、一流的形象、一流的業績,讓企業滿意、讓投資者滿意、讓人民群眾滿意,真正以干部的“敢為”指數,換取企業的發展指數。 河失鎮“共同理、大家評”綜合解紛工作法入選全國104個“楓橋式工作法”,被評為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張坤來到河失鎮政法和社會管理局接待大廳,聽取該工作法的發展歷程、具體做法、典型案例、工作成效等情況介紹。“共同理、大家評”綜合解紛工作法的創新實施,有效維護了河失鎮經濟社會穩定,近3年全鎮信訪總量同比下降50%,初信初訪下降70%,及時受理率、按期答復率達100%,群眾滿意率明顯上升。張坤指出,要牢牢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依靠基層組織和廣大群眾,立足于預防、調解、法治、基層,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泰興、法治泰興。 張坤還來到延令街道越街社區泰盛新村、西郊社區“百家紅”商圈紅延小站,了解黨建引領“老舊改”、產業聯盟推動小商戶抱團發展等情況。越街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思路,緊緊圍繞小區居民急難愁盼問題,穩步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等系列重點工程,以新貌換民心,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級”。西郊社區以“紅延小站”為平臺,打造“百家紅”特色服務品牌,堅持以悉心、細心、用心的服務理念,以市場“小治理”推動社會“大平安”,完善“誠信、競爭、和諧、共贏”的良性營商環境,增強了商戶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張坤指出,要全面整合資源、統籌調配力量,構建黨領導下多方參與、共同治理、充滿活力的“一核多元”基層治理體系,確保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打通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