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稻谷飄香,又到一年豐收季。近期,泰興60多萬畝水稻陸續成熟,進入收割期。種糧大戶們搶抓晴好天氣忙收割,確保顆粒歸倉。 10月23日上午,在延令街道三陽村高標準稻田里,金燦燦的谷穗顆粒飽滿、隨風搖曳。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來回作業。一株株金黃的稻穗被收割、脫粒,谷子從卸糧筒噴涌而出,自動裝入轉運車。種糧大戶朱愛萍和朋友聯合流轉了920畝耕地種植水稻,預計今年總收成在110萬斤左右,總收入超過130萬元。 在張橋鎮薛莊村,種糧大戶黃歡趁著晴好天氣,組織收割機熱火朝天地收割水稻。他家的水稻都是訂單種植,從插秧、灌水,到分蘗、孕穗、病蟲害防治,以及收割、收購,都由農資公司全程“托管”。黃歡介紹:“今年的水稻產量相對來說還可以,每畝大概1200斤到1300斤,顆粒比較飽滿。” 風吹稻浪好“豐”景,除了“天幫忙”,關鍵是“人努力”,用對了好技術。今年,泰興市結合優質稻米產業鏈建設,主動邀請省、市專家,組成17支技術服務隊,通過開展技術講座、開設田間小課堂、組織現場觀摩等形式,逐鄉鎮(街道)講解應用秋熟作物定量栽培、水肥管理、病蟲草害綜合防治、防災減災等關鍵技術,全程指導秋糧生產作業,高標準打造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片14個。全市優質水稻種植面積達57.61萬畝,占比96.1%。 目前,全市60多萬畝水稻陸續進入成熟期并開鐮收割,預測平均單產達645公斤以上,比去年每畝增加15公斤以上,畝純收益比去年增加123.6元。預計10月26日左右,全市水稻進入大面積成熟收割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