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走進虹橋工業園區內江蘇潤弘汽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十多臺全自動注塑機高效運轉,工作人員緊盯屏幕,嫻熟操作,及時調整參數。機械手臂靈活揮舞,將加工好的汽車零部件成品精準放入指定位置。 江蘇潤弘是虹橋工業園區引進的新一代智能交通裝備及汽車零部件企業。公司專攻通用汽車零部件產業方向,在一期生產汽車配套零部件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產業鏈,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我們主要為國內外主機廠配套汽車車燈的注塑零部件,至目前已經完成訂單3800萬元,預計到今年年底產值可以突破5000萬元。”江蘇潤弘汽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英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公司的理念是“不求做大、必須做精”,未來,二期項目還會提升汽車零部件的產業鏈等,使整個產業園產值達到5億元規模。 近年來,在汽車產業核心技術快速演進和供應鏈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虹橋工業園區搶抓汽車產業發展的新一輪機遇,通過“本土培育+對外招引”雙向發力,不斷完善汽車零部件產業布局,圍繞智能交通裝備及汽車零部件產業,推進骨干企業培育壯大、重大項目提質提效,不斷增強智能交通裝備及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后勁。累計培育招引華騁科技、圣達電氣、亞中潤弘等相關企業20余家,產品涵蓋汽車模具、車燈光學部件、方向機儀表總成、鋰電高精超薄銅箔、汽車內外飾件、汽車座椅及新能源汽車充電裝備等。 近日,總投資15.8億元的興虹科技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項目正在加快推進,目前已經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廠房內,一只只大型銀灰色圓柱形硫酸銅儲罐整齊排布,工人們正加緊安裝調試設備,項目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該項目生產4.5到9微米高精度超薄銅箔,主要為寧德時代、蜂巢能源等鋰電龍頭企業配套。“項目主要應用于新能源鋰電池、動力鋰電池汽車上面負極材料,目前整個市場的形勢一片大好,我們正在推進快速投產,搶占市場,計劃今年11月下旬試產。”興虹科技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項目負責人陶炳貞介紹。 當前汽車產業變革正在由“電動化”上半場轉向“智能化”下半場,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而在虹橋工業園區,一大批此類企業已經轉入“新賽道”,變出了“新活法”。“下一步,虹橋工業園區汽車零部件產業將在繼續做大做實通用汽車零部件產業方向的基礎上,積極強化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智能交通裝備兩個產業方向的發展。到2025年,園區汽車零部件產業集聚規上企業30家以上,實現總產值60億元。”虹橋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佳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