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宣堡鎮西宣村村委會工作人員對不久前糾紛調解成功的村民進行回訪。據了解,該村村民李俊堂因與鄰居建房高度不一致,多次發生口角。為化解雙方糾紛,構建和諧鄰里關系,由該村黨組織書記馬耀龍帶頭組成的“援法議事團”到現場進行察看、測量,并召集糾紛雙方的周圍鄰居作為群眾代表監督此次調解。通過不斷地“勤問、細查、疏導”,僅用一周時間就公平公正地調解了此次糾紛。 “調解過程中,村委會工作人員不斷給我們普及相關法律知識,細心化解我們的問題,最終我和鄰居重新確認了雙方滿意的房屋高度,關系也和好如初。”李俊堂笑著告訴記者。 近年來,宣堡鎮西宣村致力構建黨委政府領導、司法行政機關指導、群眾廣泛引導的援法議事大平臺,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法律指引以及群眾自治的積極作用,將農村經濟、基層民主、政治生態等方面納入高質量法治化發展軌道,打造切實可行、具有西宣特色的“銀杏樹下”基層社會治理新品牌。 走進西宣村的援法議事工作室內,學法、尊法、爭當農村“法律明白人”等幾個紅色大字,赫然印入記者眼簾。巨大的“U”形會議桌上,該村援法議事服務團正與村民進行“以案釋法”,用接地氣的語言為村民們普及法律知識,化解他們的矛盾糾紛。據了解,該村由司法所牽頭,組織成立了“專職人民調解員+村干部+網格員+法律明白人”的援法議事服務團,并根據事件的復雜程度及化解需求,邀請行業領域專業“飛行嘉賓”,實現多方參與的格局,堅實援法議事服務網絡的銀杏“樹干”。 依托“黨建銀杏林”、村法治文化陣地,西宣村以“議事團”主導、村民群眾參與的公開評議的形式化解村里“疑難雜癥”,讓援法議事真正實現“多維解紛、村務公開、民主監督”一舉三得的成效。通過“改上訪為下訪”的援法議事機制,今年以來西宣村就矛盾糾紛化解、農村環境整治、財務公開以及村規民約修改制定等問題開展了公開評議,實時收集了群眾的法治需求。 “推行‘銀杏樹下’援法議事機制以來,我們通過議事方式醞釀出臺《西宣村村規民約》等村民公約,成功運用公約勸導婚喪喜事簡辦、小事不辦,并拆除了相關違章搭建和亂堆亂放,解決了一系列基層矛盾糾紛,為鄉村社會治理成功探索出一條‘共建共治共享’新路。”馬耀龍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多措并舉進一步開展各類“援法議事”活動,引導群眾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為標準和價值取向,不斷夯實法治社會根基,著力提高鄉村法治化水平,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