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天氣開始轉涼,但10月10日上午,記者在蘇中制粉有限公司裝卸區看到,數輛卡車依次排開,汗流浹背的裝卸工在叉車、傳送機協作下,正有序裝載面粉,準備運往無錫。 蘇中制粉有限公司是江蘇省糧食集團國有控股加工企業,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品暢銷江浙滬閩等全國多個省市區,同時承擔著南京、泰州等周邊地區的成品糧保供。近年來,企業根據消費者的需求,改變弱筋、中筋面粉制品打天下的局面,引進強筋小麥進行系列產品開發,贏得了廣闊的市場。 “為做好產品開發,我們引進了兩條瑞士布勒面粉加工自動化生產線和現代化的專用面粉全套配粉設施,日處理小麥800噸。今年公司增加了6臺磨粉機、3臺清粉機以及2臺高方篩,提高產能10%。”泰興蘇中制粉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拓介紹,在開拓新產品的基礎上,企業實行網格化扁平化銷售模式,不斷拓展市場,維護老客戶,增加新客戶。今年1到8月份,公司開票銷售3.75億元,同比增長18.5%。 隨著豐收季節的到來,農產品加工企業也迎來生產旺季。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農產品與精深加工相互交融,變成了高價值的商品,實現成功逆襲,迸發出巨大活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超悅農業是江蘇鹵江南食品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和“鹵江南”品牌的最大供應鏈基地,一期項目建有4條自動化鹵煮生產線、1條智能化包裝分揀流水線,已形成年產2萬噸醬鹵食品的生產能力。目前公司生產30多種鹵制品,每天產量近40噸,前八個月實現開票銷售4.25億元、同比增長85%。“目前,我們鹵江南連鎖門店數量由去年的1200家,增長到1500家左右。因生產工藝優化,自動化程度提高,工廠的產能相比去年有了較大提高。”江蘇超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溫彥濤說。 農產品加工作為構建鄉村產業鏈、價值鏈和利益鏈的關鍵環節,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市堅持把農產品加工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有力抓手,把發展壯大農業龍頭企業作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支撐,加快強鏈、延鏈、補鏈步伐,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加工轉化率,讓優質農副產品在綠色發展的路上闖出一片新天地。 一個個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落地,一項項政策舉措落實,全面激發了農產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活力細胞”。特別是今年,我市搶抓泰州市大健康產業獲省委、省政府力挺的戰略性機遇,緊扣農業產業現代化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特色農產品加工,推動項目開發由單個項目招引向產業集群打造轉變、農業產業由縱向延伸向橫向融合轉變、農業龍頭企業向“小巨人”企業轉變。如今,我市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農業企業規模快速擴張,特色產業實現集群集聚,農業龍頭企業成為全市經濟發展中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生力軍。今年1到8月份,全市農產品加工產業累計開票達156.6億元,同比增長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