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赤子心,濃濃桑梓情。10月9日,泰興籍“國醫大師”薛伯壽回到張橋鎮薛莊村,為家鄉群眾義診。一大早,聞訊而來的患者比肩接踵,將薛伯壽舊居圍得水泄不通。 薛伯壽是首都國醫名師,首批全國中醫藥傳承專家,全國醫德標兵,中國中醫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86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醫專家,2013年被評為全國醫德標兵,2021年榮獲“生命之尊”獎,2022年獲評“十大醫學泰斗”。診療過程中,薛伯壽語氣和藹、親切隨和,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緊張情緒。他倡導“中醫情志學說”,針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具體分析,從飲食習慣、生活作息等方面闡述對不同疾病的影響,引導病人樹立健康科學的中醫養生理念。 “家鄉的水土養育我長大,無論我身處何處,始終對這兒有著深深的眷戀。回鄉義診是想用實際行動回饋父老鄉親,為那些無法承擔高昂醫療費用的患者提供專業的醫療咨詢和治療建議。”薛伯壽說。 今年87歲的薛伯壽從醫66年,勇攀醫學高峰,不忘從醫初心,曾多次帶領中醫醫療團隊歸鄉為家鄉群眾義診。此次,還將舊居重新整修成立了中醫傳承工作室,將不定期帶領中醫醫療團隊回鄉義診,同時指導跟診學習的后輩做好隨診記錄,明確相關疾病診治的思路和進展,不斷提升個人能力。 “發揚與傳承中醫藥文化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和中醫藥文化知識的宣傳,帶領醫療團隊回鄉既是為父老鄉親診療疑難雜癥,也是一次弘揚中醫藥文化的機會,使中醫藥薪火相傳、后繼有人。”薛伯壽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