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記者在位于黃橋經濟開發區的江蘇鑫常特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看到,36臺生產設備加足馬力,有序生產。 江蘇鑫常特材料有限公司2021年落戶黃橋經濟開發區,2022年8月投產。產品涵蓋熱交換器、石油化工超長盤管、工業管/流體管等特種鋼管,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船舶制造、航天航空、軍工等領域。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額3.8億元。 “企業引進國內最先進的設備,36條國內領先的生產線,全自動的高速冷軋機、超聲渦流一體機等設備,大大提高了公司產能和產品性能。”江蘇鑫常特材料有限公司副總譚克輝介紹,公司訂單已經排到10月份,預計今年銷售額將突破8億元。 黃橋鎮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的重要講話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在新征程上闊步前行,堅持區鎮經濟統籌發展,全力以赴抓項目、促轉型,強實體、興產業,上半年,完成工業開票銷售72.71億元,工商稅收6.08億元。 邊建設、邊安裝、邊調試、邊生產的江蘇神意科技制造有限公司為黃橋鎮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一期項目的1、3、5車間已通過了竣工驗收,已完成兩臺套的鍛造生產線調試,正在安裝另外一臺套鍛造生產線。”公司技術副總王忠俊介紹,該臺套鍛造機引進國內最先進的設備,原先需12人操作,現在僅需3人就能完成,產能可增加40%。 目前,公司所有人員、設備采用交叉施工、交叉作業的方式,加快建設、安裝、調試、生產的步伐,第二條生產線9月初開始生產,第三條生產線預計10月份進行安裝調試。一期項目建設預計在10月份能全部完工,并達到生產能力。 “公司創新研發了環件法蘭、輾環機組合式導環、疊加式主輥等技術,已獲得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1項,有專業的研發設計、項目管理和質量管控團隊。”王忠俊說,項目達產達效后,可形成年產10萬噸各類新能源裝備用精密零部件的生產能力,年可新增開票銷售14億元,稅收7500萬元。 黃橋鎮突出項目“主抓手”,扎實推進項目大突破,1-6月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6個,其中10億元以上2個、5億元以上2個、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2個。夯實產業“主支撐”。高端風電智能裝備、電動工具電器用高倍率鋰電、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三大特色主導產業規模不斷擴張,實現開票銷售40.75億元,占開票總額的56%;推動小提琴、叉車兩大傳統富民產業轉型升級。培育企業“主力軍”。組織長虹三杰申報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第一批省級星級上云通過6家,申報市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申報省重點推廣的新產品新技術企業2家。激活創新“主驅動”。強化科技支撐,九天光電申報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捷順、鑫常、東方九天申報泰州市工程研究中心;東圣、華誠申報泰州市科技創新獎;組織三杰、九天等企業申報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導向計劃。強化人才支撐,申報省“雙創計劃”2人;高層次人才入庫20人。深化國企改革,推動興黃公司實體化轉型,推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黃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成鐘偉表示,下一步他們將扎實推進產業提級行動,發揚“四敢”精氣神,堅守實體經濟,練好“看家本領”,聚焦“兩鏈一聚”三大特色產業的做大做強,加力發力推進“一城兩園”建設,努力構建上下游協同融同發展的產業生態,著力打造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響力、高辨識度的產業集群、產業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