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來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什么?底乘高對不對?”日前,在宣堡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來自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國際經貿系的大三學生毛倩穎給孩子們解答暑假作業中的疑惑。 針對有的孩子基礎知識不太牢固,毛倩穎耐下心來,慢慢引導,孩子們對這位毛老師很信任。“毛老師十分有耐心,我們不會的問題,她都一一教會我們,而且她還會關注我們生活上的困惑。我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像她一樣不斷挑戰自己。”宣堡鎮公益暑托班學生孔彥瀟說。 青年是城市的未來,泰興市“學子歸巢”大學生暑期見習已連續開展11年。一年又一年,有激情、善創造、敢拼搏的返鄉青年大學生在基層一線創造鍛煉,融入家鄉發展腳步。毛倩穎是第十期和第十一期“學子歸巢”的大學生志愿者,通過線上小程序的雙向選擇,她成了暑托班見習老師。在見習過程中,毛倩穎發現有些農村孩子缺少家長陪伴,性格比較內向,一些基礎知識掌握得也不牢固,她就在主打“陪伴”的同時,發揮自己的專業專長,努力把枯燥的知識講解得生動有趣,讓孩子們更加容易接受。 “雖然這28天的暑期學習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是很短暫的一段時光,但我感覺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難以搞定的學業問題,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毛倩穎說。 毛倩穎只是泰興大學生深入參與暑期見習活動的其中一個。今年,泰興市按照“注重實踐、發揮專長、就近就便”原則,征集到337家用人單位的615個見習崗位,讓大學生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一共有442名大學生參加了暑期見習。同樣,在河失鎮常周社區,南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大二學生丁仁杰正跟著網格員一起走訪轄區。近一個月的時間里,丁仁杰幾乎每天都跟著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宣傳燃氣入戶工作。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丁仁杰通過實地走訪、認真記錄,學會了聆聽、溝通、調解等一些基本工作方法。他慢慢感覺到,基層像一塊磨刀石,越是在矛盾多、困難多的地方,越能磨煉意志、鍛煉能力。“這是我第一次這么深入基層的一次實習機會,我做得并不夠完美,但是學習到了很多與人溝通和處理問題的寶貴經驗,這將是我今后工作和生活中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丁仁杰說。 奮斗是青春最激越的旋律,行動是青年最可靠的磨礪。青年大學生們進社區、進企業,在基層一線動手實踐,在出力流汗中接受鍛煉、磨煉意志,享受快樂、得到成長。團市委副書記邱銳表示,借助“學子歸巢”的深入開展,團市委廣泛組織了“青”眼看泰興、“青”心促展翅、“青”言獻泰興等活動,進一步擴大學子受眾范圍,搭建學子溝通交流的平臺,展現泰興學子的青春風采,增強了大學生們的集體凝聚力。希望通過此次見習活動,能夠不斷招引青年人才,讓見習活動成為招才引智的“前哨站”、宣傳推介的“新窗口”、服務青年人才的“連心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