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隨著氣溫的攀升,濟川街道新明家庭農場內的特小鳳西瓜、黃玫瑰葡萄和水蜜桃等陸續進入采摘期,鮮美可口的水果吸引了一大批慕名的游客前來采摘,農場里的垂釣園、餐飲休閑場所也開始熱鬧起來。游客劉欣告訴記者:“我聽朋友介紹這里的小番茄味道不錯,今天就帶著孩子過來體驗一下采摘的樂趣。” 走進新明家庭農場,青翠欲滴的陽光玫瑰葡萄在果園內綻放獨特的幽香,水蜜桃點綴在林間,林下養殖的雞鴨撿食掉落下來的水果,綠色和生態在這里有機融合。據農場負責人印新平介紹,近年來,農場秉持科學、高效種植理念,積極引進國內外名特優果蔬新品種、新技術,提升種植技術,增加綜合效益。以色列Zinfindel葡萄、日本特小鳳西瓜、陽光玫瑰以及改良后的黃玫瑰葡萄等10多個優質品種在這里被成功引種。他們還在農場內種植了西蘭花、雙心菜、蘆筍等40多種蔬菜,草莓、櫻桃、水蜜桃等20多種水果,放養了800多羽雞、鴨、鵝等家禽,家禽可以消除果園里的蟲子,產生的糞便能肥沃土壤,實現了種養良性循環,促進了果蔬和禽類品質雙提升。 “為保障產品質量,我們堅持土壤用養結合,注重土地平整和地力培育,施用農家肥、有機肥,提高果品甜度。”印新平介紹,農場堅持全程人工除草,確保果蔬綠色健康,不含農藥殘留,同時使用太陽能誘蟲燈、防蟲網、黃(藍)誘黏蟲板等滅蟲器具,減少田間害蟲基數,降低病蟲害發生率。農場生產的番茄、草莓、甜瓜、家禽、禽蛋等產品,嚴格按照綠色食品標準進行生產,通過統一包裝、統一商標,價格比普通產品高14%。農場還嚴格實行追溯管理制度,對農場生產的產品,全部標貼專用“二維碼”,通過掃描二維碼,可得到產地證明、檢測合格報告、產品認證信息等,真正實現了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農場注冊的“蘇歌綠洲”“印氏農莊”2個商標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擴大了產品的市場影響力。 憑借優質高效的農產品質量,新明家庭農場的農產品品牌很快打響,農場的產品銷售渠道也有了保障。農場生產的優質果蔬除了供應周邊菜場外,還與上海、蘇州等地客商建立了穩定的供貨關系。城區一家凈菜銷售店負責人孫書平介紹:“我們店里都是采購新明家庭農場的蔬菜,消費者對蔬菜的品質也都很認可。”除了線下銷售渠道,農場還借助互聯網拓展了線上銷售渠道,發揮抖音短視頻、大眾點評的宣傳與推廣作用,不斷發展壯大客戶群體。農場探索的會員制、社區團購和訂單生產模式,利用微信群為300名會員提供了優質果蔬預訂服務,市民通過微信下單,農場專車送貨,實現農產品當天新鮮直達,年累計銷售額達180萬元。 良好的農業為發展休閑農業旅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此,新明農場堅持多元發展的思路,不斷探索休閑農業經營路徑,科學規劃種植采摘、林下養殖、魚塘垂釣、餐飲休閑四大區域,拓展科普教育、農事體驗等特色經營項目,構建起農旅融合新業態,實現經營模式多元化,進一步延伸農業產業鏈,逐步發展成為集生態種養、產品銷售、休閑農業、科普學習、農事體驗于一體的農文旅綜合體,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菜籃子”和“果盤子”。 印新平介紹,農場投資500多萬元,建成了70畝果蔬生產鋼架大棚,配置采摘、垂釣、燒烤等休閑設施,配備會議室、農副產品展銷中心、公共停車場等基礎設施。每到周末,這里的燒烤攤位、篝火晚會、休閑垂釣臺坐滿了游客。這里還常年與全市學校合作,定期開展農業生產體驗活動,鄉村休閑農業在這里釋放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