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暑假,為讓孩子離校不離教,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生活,自本月起,泰興191個“校外結合”輔導站暑期公益班陸續開班,近萬名學生走進“第二課堂”。 這幾天,根思鄉根思村校外輔導站內不時傳出孩子們的陣陣笑聲,附近的留守兒童聚集在這里一起繪畫、唱歌、跳舞、學習中華國學經典名句,讓暑假過得充實而有意義。學生錢海月老家是浙江的,父母在根思務工,她在根思小學上五年級。她告訴記者,暑假期間,在這里看書、練琴,感到很開心,過得很充實。 多年來,根思村校外輔導站注重文化輔導,督促學生完成假期作業,打好文化知識基礎,定期指派有專長的教師到村輔導站指導,相繼開設了電子琴、電腦、繪畫等課程。根思村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李裕林介紹:“目前我們這個班有留守兒童近50人,今年又增加了籃球、腰鼓的培訓,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增長知識、拓寬視野。”從2017年起,宣堡鎮郭寨村校外輔導站實現全年常態化運行,每年活動超過100天。根據孩子們的需求,輔導站在雙休日和寒暑假集中時間段開展一系列校外輔導活動,將思想道德教育、文化輔導和特長培養有機結合,以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主題實踐活動,增強校外輔導的吸引力,得到了家長的贊譽和社會的廣泛認可。郭寨村校外輔導站輔導員袁春燕告訴記者,除了給孩子輔導作業外,還帶領孩子體驗農耕文化、二十四孝文化、紅色文化,豐富孩子的暑期生活。 近年來,泰興先后建成191個校外教育輔導站,免費接納留守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貧困家庭學生,開展文化輔導、體育鍛煉、技能培訓、社會實踐和體驗活動,有效解決了青少年學生在寒暑假、節假日離校后的教育空缺和不到位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