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泰興市延令街道蔡巷村漁業養殖戶丁書峰家中,來自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的黨員志愿者,正在幫助檢查購入的魚藥和魚飼料,向他宣講今年泰興市漁業補貼的最新政策。水產養殖產業是蔡巷村的主要產業,為了讓村里的水產養殖產業行穩致遠,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與蔡巷村結成黨建聯盟,護航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泰興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與各黨建聯盟單位以“提振‘四敢’精氣神、綠劍護農爭先鋒”為主題,組織黨員突擊隊開展33次交叉執法檢查,嚴厲打擊各種坑農害農、非法捕撈行為。同時,組織黨員志愿者到田間地頭、種養殖場進行農業普法宣講,為廣大種養殖業主提供“下沉式”法律援助。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執法員張婷說:“我們以黨建聯盟為支撐,重點強化水產養殖、苗種繁育基地的源頭管控。今后,我們將持續加大執法檢查工作,指導企業完善臺賬、規范經營,保障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 “黨建聯盟”既是提升黨建效益的“倍增器”,更是推動基層工作的“加速器”。分界鎮是畜禽養殖大鎮,畜禽糞污處理壓力較大。今年以來,依托“黨建聯盟”組織形式,分界鎮將鎮級層面的建設和生態環境局、水利站、畜牧獸醫站等部門力量整合起來,打破條塊壁壘,壓實共建責任,增強工作融合,共謀共商共管,深化“3456”工作法,創新提出“紅黃綠”畜牧糞污管理制度,每月25日,聯盟單位共同對列入監管的養殖場逐一評估考核打分,現場評估分值在91分以上的為“綠碼”,90-81分的為“黃碼”,80分以下的為“紅碼”,并在公示牌給予賦色公示。隨著治理方式的變化,全鎮的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不斷提升。分界鎮副鎮長何榮華說:“為了提高養殖戶的積極性,我們根據分色管理賦色的情況,建立了獎勵機制。全年獲得綠碼的中小型養殖場中,得分前30名的獎勵500元;規模養殖場前15名的,每個獎勵1000元;大型規模養殖場前三名的獎勵1萬元。同時,對獲得黃碼的進行限期整改,對獲得紅碼的停業停產整頓。” 黨建聯盟共繪最大同心圓,讓資源實現共聯共享。近年來,泰興市著力構建“1+X”的黨建聯盟新模式,重點拓展“機關+村居”“機關+村居+企業”等聯建形式,在產業增收、生態改善、基層治理等方面持續發力,針對新領域、新群體的不同特點,打造了“墨香西郊”“銀杏樹下”“七彩陽光”等一批功能性強、特色鮮明的黨建聯盟,黨建效應疊加互補,黨建區域化、組團式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