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黃橋經濟開發區長虹三杰四期項目建設現場,制漿設備陸續進場安裝。 制漿是鋰電池生產的第一道工藝,對鋰電池產品的品質影響度超過30%,是鋰電池全生產工序中最重要的環節。“由于鋰電池制漿過程實行全自動化控制,對配料的精確度、混料的均勻度、設備及管道的密封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制漿系統設備的安裝質量高低直接決定了鋰電池制造品質的好壞,也成為我們最先進場安裝的生產設備。”長虹三杰四期項目現場負責人劉偉介紹,目前,在進行制漿設備安裝的同時,也正同步推進凈化設備安裝,預計將在10月底11月初進行調試生產。 長虹三杰四期項目是2022年省重大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2億元,計劃購置進口全自動智能化生產線5條,投產后,每年電動工具用高倍率圓柱鋰電池出貨量將達到5億顆,能更好服務全球知名品牌客戶。劉偉告訴記者,由于全部采購全自動進口設備,同樣一條生產線產能將比原來產能高出30%左右。全部達產之后,可增加開票銷售35億元。 今年以來,黃橋經濟開發區樹牢“項目就是生命、業績就是尊嚴”的價值取向,聚力項目攻堅,致力培大做實電動工具電器用高倍率鋰電產業鏈、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產業鏈、高端風電智能裝備產業集聚“兩鏈一聚”三個百億級特色產業,助力黃橋革命老區產業振興、共同富裕。總投資30.69億元的東方九天高端鋰電池外殼用預鍍鎳鋼帶項目,一期已完成廠房改造、部分設備投產,研發樓主體工程封頂,二期項目即將正式開工建設。“8月底熱試成功以后,我們九天就具備了從干帶原料卷、軋制、剪切到連續退火,包括后續的平整等整條生產線的工藝。”東方九天高端鋰電池外殼用預鍍鎳鋼帶項目負責人虞忠曉表示,隨著具備完整生產工藝后,企業將形成每年25萬噸高端鋰電池外殼用預鍍鎳鋼帶的生產能力,年可新增開票銷售近49.6億元。 將項目建設作為工作的頭版頭條,黃橋經濟開發區正以長虹三杰為代表,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建立起高倍率鋰電產業項目對接平臺;依托惠爾信風電產業園,搭建高端風電智能裝備產業科技孵化中心和研發中心等科研平臺;以東圣生物為基礎,江南大學與發酵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產業項目對接平臺。同時,高起點建設運營中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產業研究院,打造一流的集“公共檢測+應用基礎研究+核心技術成果轉化+產業化示范”為一體的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科技產業創新體。目前,三大特色產業均落實了1—2個產業發展特聘顧問、一組科研團隊作支撐、一批高層次人才做保障,確保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5個以上,其中,50億元以上1個、30億元以上2個、10億元以上4個、3000萬美元以上4個。堅持項目審批代辦與項目簽約同步跟進,設立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優化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全面提升代辦幫辦等服務效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