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人社廳公布第一批社保經辦業務“就近辦”銀行合作網點驗收通過名單,我市20家網點順利通過省廳驗收,且全部被評為優質服務網點,優質服務網點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近年來,市人社局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努力提高服務效能、優化辦事體驗,積極借助銀行網點多、布局廣、風控強等優勢開展社銀“跨界”合作,將部分高頻社保業務下沉至銀行網點辦理,全力推動社保業務“就近辦”落地生根。 按照應放盡放原則,市人社局全面梳理6大類49項高頻社保業務,超省標準指導目錄9項,并分別制定業務流程、受理條件、審核標準等內容,整合編印辦事指南、申請表單、事項清單,確保下放業務“一目了然”。不定期組織網點經辦人員到社保中心參加跟班學習,對政策文件、系統操作、經辦規程等內容進行全面培訓,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考核。 根據網點功能類型和運營業態的不同,我市對全市42家“社銀合作”網點實行三級平臺建設模式:一級網點設立專柜,辦理全部社保業務;二級網點明確專人,辦理部分社保業務;三級網點由銀行大堂經理兼任,以業務宣傳和自助辦理為主,并按級別賦予不同的業務事項和權限。同時,全面落實“五有”標準,各網點和經辦柜臺均放置“社保經辦業務窗口”標識,內部增設社保業務導辦區、等候區、受理區、自助服務區等功能區,統一開通社保系統賬號,開放系統接口,配備專用計算機、高拍儀、掃描儀、自助發卡機等設備,確保網點“有標識、有窗口、有設備、有人員、有系統”。 建立經辦人員信息庫,對從業背景、征信情況等重要信息實行入職審查,并與銀行實行雙重管理。嚴格業務辦理和數據安全管理,與各網點、經辦人員簽訂信息保密協議,定期檢查系統權限使用情況、操作日志記錄、數據加密存儲等,切實守住經辦風險底線。建立日常考核機制,適時組織人員對網點進行檢查評估,并將服務提供情況、經辦滿意度等作為協議到期后是否續約的重要依據。 “我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推動社保業務‘就近辦’,打造更多的優質服務網點,努力實現人社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和便利化。”市人社局副局長陳輝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