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在姚王街道十里甸村,國網泰興市供電公司維護班組正在對光伏用戶的線路、設備進行安全隱患排查,介紹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講解并網運行中應注意的問題和常見故障處理方法,提高光伏發電可靠性。 光伏項目對引導居民綠色能源消費,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鄉村振興”兩大戰略具有重要意義,是近年來不少鄉村探索的發展方向。安裝光伏板,不僅不會毀壞房屋,還能隔熱,又是政府的節能項目,獲得百姓的積極響應。十里甸村村民戴明生家中共五口人,一年電費在四五千元左右。去年,他投入近4萬元安裝了光伏發電設備。閑置的屋頂、良好的光照條件,為戶用光伏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全額上網”等發電上網模式,也使這類家庭式“小型電站”成為村民新的創收方式。戴明生說,自從裝了光伏發電設備以后,自己用電不需要給錢了,余電還能上網,國家電網還要給錢,七八年就能收回成本。 光伏產業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新能源產業,是我國重點扶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屋頂光伏發電的發展,我市以點帶面推進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因地制宜,逐步擴大“陽光經濟”覆蓋范圍,讓農戶的閑置屋頂變身“陽光生產線”。2021年9月,我市被列為全國整縣光伏開發試點縣,近兩年來,創新發展模式,確保全市光伏發電開發利用規范、快速發展。 在泰興高新區的江蘇科興電器有限公司廠區內,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經投用。該項目總投資500萬元,設計總容量為1.5兆瓦,預計每年可節省電費150萬度,節約生產成本150萬元,三年半可收回投資,助力企業實現節能降耗、低碳減排。該公司副總經理張靜告訴記者,企業每年大概消耗500萬度電,電費對企業來說是比較大的生產成本,上了光伏發電項目后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同時還能采用綠色能源,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市把發展可再生綠色能源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不斷提高綠色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目前,全市累計并網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近5200個,裝機容量205.9兆瓦;2023年新增并網光伏用戶2070戶,同比上升152%。全市光伏日均發電量51萬度,年節約標煤6.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9萬噸、二氧化硫9.4萬噸。國網泰興市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客戶經理郭慧敏介紹,供電部門將著力開發建設全市光伏發電數字化管理平臺,簡化光伏項目備案和并網流程,保障配套電網和光伏項目同步建成投產,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貢獻電網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