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市司法局了解到,自“八五”普法以來,該局以創建法治政府為契機,縱深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省級民主法治村52%的覆蓋率,矛盾糾紛化解率98.6%,形成了村級法治基礎扎實、鄉鎮法治亮點紛呈的良好局面。 聚焦源頭治理,依法履行政府職能。市、鎮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每季度開展集中學法并組織黨員干部集體學法,強化干部法治意識。嚴格落實合法性審查工作,年均審查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行政機關合同100余件,提出審查意見126條,意見采納率100%。積極探索“三員合一”工作新模式,全面落實人民調解員、網格員、法治宣傳員“三員合一”入網格,定期召開研判分析會,匯總17個鎮街矛盾糾紛排查情況,不斷增強法治工作的預見性和有效性。在了解社情民意的過程中,同時開展普法宣傳,更易于提高群眾接受度,有效化解矛盾,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今年,全市累計調解各類矛盾糾紛6235件,化解率達到99%。 聚焦薄弱環節,全面推進依法治鎮。健全“黨建引領、三治融合”基層治理體系,利用主題黨日、普發放宣傳日等渠道向全市2596名村干部普及法律法規、落實學法考試,普法學習參加率達100%。“全域”創建民主法治村涵養法治文化,深挖地域文化特色,厚植法治文化,打造以黃橋紅色文化、宗祠家風、古溪孝廉文化、宣堡村規民約等特色文化為依托的全域民主法治文化示范帶。在此基礎上,堅持以“選”促學,以“評”引“風”,開展“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范戶”“文明家庭示范戶”“最美黨員”“道德模范”“法治小區”“法治家庭”等評選活動,營造良好的學法用法氛圍,引領民主法治風尚。 聚焦數字賦能,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全面推行政務服務一體改革,利用數字化手段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一件事最多跑一次”,梳理行政審批職能中發現群眾業務辦理量最大的事項,讓前來辦理業務的村民只需提供相應材料原件照片即可完成申辦。推廣“江蘇12348”“蘇解紛”“法潤民生群”等公共法律服務智慧平臺應用,整合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行政復議申請、公證鑒定等公共法律服務事項,群眾有找律師、代寫文書等需要,平臺一鍵受理,實現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全域+全程”,打通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為群眾提供更加多樣化、個性化、多層次的“一掌通辦”法律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