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引丙烷進料;5月7日建立短循環;5月12日建立長循環,裝置打通全流程;5月13日成功產出丙烯合格產品。目前,經過連續三次化驗比對分析,產品丙烯的濃度均達到99.94%以上,屬優等品……日前,江蘇延長中燃化學有限公司傳來喜訊,該公司60萬噸丙烷脫氫裝置流程全線打通,并順利產出優質丙烯產品,標志著延長石油首個“走出去”實體化工項目正式扎根我市,對推動蘇陜協作事業走深走實將發揮重要作用。 延長中燃輕烴深加工項目投資36億元,于2021年4月主裝置開工建設,2022年8月31日建成中交,形成了60萬噸/年丙烯的產能。該項目是蘇陜協作項目、泰州重點項目,也是我市打造綠色低碳、延伸精細化產業鏈的重大項目之一。項目落戶開工以來,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夜以繼日抓建設,馬不停蹄搶工期,在三年的時間里,實現了從“一張藍圖”到“一幅實景”、“一片空地”到“一座工廠”的快速轉變。 據了解,此次成功產出的丙烯產品以進口的低溫丙烷為原料,經脫氫反應、低溫回收以及系列精餾得到聚合級丙烯產品。丙烯為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之一,主要用于生產聚丙烯,并廣泛用于制丙烯腈、環氧丙烷、異丙醇等領域。預計今年公司將處理丙烷原料36萬噸,產值22億元。 “可以說,這個項目從出生起就帶著‘挑戰’的基因。”江蘇延長中燃化學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達坦言,較其他同類裝置,該項目實現了建設史上的多個最,讓其在技術選擇、設備選型以及管理理念上都保持了先進性。項目的非甲烷總烴脫除率93%,達到全球同類裝置最高環保水平;特別是項目98%重大設備跳動“中國芯”,其關鍵核心機組為產品氣壓縮機,屬于同類裝置國產化應用的首臺套,為中國制造貢獻了“延長力量”。 李達告訴記者,相對于煤化工和煉油等基礎化工項目來說,該項目生產規模不是很大,但工藝復雜,系統自動化程度以及上下游關聯度非常高,且反應系統烴介質和空氣交替運行,開車難度和工作量遠超煉油行業。尤其,為確保設備及人員本質安全,裝置設置了大量安全聯鎖,其中SIS系統工藝聯鎖52個,反應器大閥互鎖42個,SIS系統控制點位高達1883個。此外,該裝置工藝的核心是反應器循環時序器,時序器1500秒為一個周期,單DCS控制系統點位高達3319個。 為滿足這些新情況、新要求,對裝置試車的苛刻難度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延長中燃采取“方案先行、環環相扣、步步為營”的試車主基調,按照“空氣系統、烴系統、分離系統”三管齊下的試車主線條,領導干部親自督戰,技術人員分級、分批開展攻關,先后推進設備單機試車、水聯運、裝置氣密等試車工作,集中力量,各個擊破。其間,發揚“科學精神、全局精神、拼搏精神”,做到“條件不具備不開車,程序不清楚不開車,指揮不在場不開車,出現問題不解決不開車”,為順利實現一次投料試車成功奠定了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