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祖父輩們的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要愛黨、愛國、愛民、愛老、愛小,這樣我們的家庭才會越來越好,國家才會越來越富強……” 94歲的抗戰老兵嚴瑞朗是新街鎮嚴家堡村人,長期居住在揚州,但他心系家鄉,經常回鄉開展宣傳,引導樹立文明新風,近日,他又回到家鄉,宣傳弘揚“五愛家風”,傳給子孫后代。 嚴瑞朗16歲入黨,18歲參加新四軍,在部隊工作了35年,曾四次立功,獲得過先進個人和解放獎章、渡江紀念章,1982年轉業到江蘇水利勘測設計院。1995年,嚴瑞朗離休,但他卻閑不住,成為一名宣傳員。嚴瑞朗提煉的嚴家“五愛”家風,即愛黨、愛國、愛民、愛老、愛小,是他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的歲月中積淀的家庭文明、傳統習慣、行為準則及處世之道的綜合體。 今年大年初一,兒孫們一起來給他拜年,嚴瑞朗指著客廳“嚴姓五愛家風牌匾”對大家說:“我90歲時曾對家人、親戚宣布創建‘五愛家風’,今年春節,給你們每個小家都制作了一塊家風家訓匾,回去布置上墻。”于是,家族里的每一戶都在房間的醒目位置掛上了“五愛”家風家訓匾。 嚴瑞朗的兩個兒子大學畢業后都分配在國企工作,都是共產黨員,次子嚴軍2020年獲“全國優秀工會工作者”稱號。嚴軍表示,將以父輩為榜樣,弘揚好“五愛”家風,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退休后像父親一樣,當好紅色文化宣傳員。 近年來,嚴瑞朗夫婦在嚴家堡村捐贈了紅書、軍服、收藏品和櫥柜等。這次,他又將精心制作的“五愛”家風牌贈送給村委會。“我們將嚴老的‘五愛’家風寫進村規民約,不定期地評選出‘五愛’家風的優秀代表,用榜樣的影響力帶動鄉風的文明度。”嚴家堡村黨支部副書記嚴永忠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