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會議在我市召開。此次會議分為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國家大豆精深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年會和大豆精深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圓桌論壇兩個環節。 國家農產品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王鳳忠說,過去一年,在聯盟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大豆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大豆育種技術方面,提高了大豆產量和品質,為大豆精深加工產業提供了優質原料;在大豆精深加工技術方面,突破了品質評價、副產物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瓶頸,創制了油脂快速檢測、多級膜分離技術裝備;在協同創新方面,依托國家大豆精深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秉承“開放合作、協同創新、共贏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家在信息資源共享、組織技術攻關等方面開展了諸多工作,成功開發出了B-淀粉酶、胰蛋白酶抑制劑等高附加值的大豆精深加工產品。未來,還要用“三個堅守”進一步強化聯盟工作,發揮聯盟優勢,推動大豆精深加工產業的發展:堅守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奮斗目標,要找準定位、把準方向、守正創新、聚力攻關,切實提升產業創新水平;堅守提升國民營養健康水平的初心,要精準研究適合中國人體質的營養配方,提升全民的營養健康水平,推進科學營養產業發展,滿足國民多層次、多元化的健康營養需求;堅守規范管理,堅持機制創新,在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群策群力進行全鏈條整體部署,進一步推動形成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為推動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家大豆精深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禹王集團董事長劉錫潛匯報了聯盟年度工作情況。自聯盟成立以來,始終以“中國大豆”民族品牌為旗幟,立足“凝聚整合全球資源,振興中國大豆產業”的宗旨,緊緊圍繞國家鄉村產業振興戰略需求和市場需要,以各方共同利益為基礎,整合協調各方資源,探索“品種選育+精深加工+資源利用+產業延伸+品牌塑造”大豆全產業整體戰略路徑,開展大豆產業全鏈條基礎應用研究、“卡脖子”技術攻關、創新成果轉化應用。運行機制方面,聯盟著力強化成員合作,促進平臺作用發揮。科技創新方面,聯盟以產業問題為導向,深入開展育種、加工及裝備制造技術變革。產業發展方面,聯盟全面推進產業鏈延伸與業態相融合,開辟大豆產業新方向、新賽道。 接下來,聯盟將立足產業實際,凝聚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等專家力量,找準產業問題癥結,“靶向給藥”“治病去疾”。開展共性技術研究,加強市場信息互通,推動品牌共創共享,促進各方面合作共贏。聯盟將以聯盟工作制度為保障,促進產學研用更為緊密結合,在原創共性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方面實現良性互動。構建科企深度融合新機制,探索聯盟實體化運行,打通大豆全產業鏈,建立大豆生產供給新模式。育種端、加工端、營銷端三端發力,突破產業關鍵技術瓶頸。聯盟將帶領廣大成員單位勇于擔當,踔厲奮發,以共建促共生,以共擔促共榮,不遺余力地擔當起推動提升大豆自給率,引領中國大豆產業創新破局的歷史使命,為推動中國大豆產業創新發展發揮自己的能量和潛力。 與會人員圍繞《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討論》《大豆加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大豆膳食纖維結構功能及其加工利用》《大豆油脂加工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等作了詳細的報告。 “大豆加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不管是對大豆產區、加工區,還是對大豆的利用,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次會議力圖打通從大豆的生產到加工再到大豆的消費,是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對于泰興今后的大豆產業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華欲飛說。 在大豆精深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圓桌論壇環節中,與會人員圍繞大豆產業發展作出專業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