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在天開文運牌坊重建項目現場,地基基礎開挖、鋼筋混凝土底板澆筑已經完成,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基礎地梁模板安裝。牌坊上部結構斗拱、額枋等木構件加工也在同時進行。該項目遵循原址、原形制開展重建施工,原“天開文運”匾額以及部分木構件經過修繕后,將會運用到重建牌坊當中。施工單位還將采用結構優化措施,提高牌坊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天開文運牌坊是泰興歷史文化遺存學宮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7月10日晚上11點,受8級以上雷暴大風影響,牌坊倒塌。近日,經過前期籌備,天開文運牌坊重建工程開工。 根據泰興縣志記載:隆慶年間,縣令許希孟在鯤化池北岸建三開門牌樓,題署匾額,面南曰“天開文運”,面北曰“金聲玉振”,由清末泰興大書法家朱銘盤所書。牌坊高7.84米、通面闊7.17米,與奎文閣、鯤化池、大成殿一道構成泰興文脈之所在。據了解,長期以來,原牌坊存在“上重下輕”現象,支撐木柱腐化,加之遭遇大風天氣,是導致牌坊倒塌的主要原因。重建工程計劃工期為2個月,建成后,將進一步彰顯我市崇文重教傳統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