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泰州市召開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我市市委書記張坤作交流發言。市長劉文榮,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輝,副市長孫峰、惠星、孫紅東、朱為祥、張鵬在泰興分會場收聽收看。 泰州市委書記朱立凡強調,2022年是安全生產“三年大灶”收官之年,全市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務必整出成效”和“兩個不放松”的重要指示,切實把縱深推進專項整治作為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新的一年,各地各部門要更加自覺地對標對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扛起安全生產政治責任,不斷鞏固提升“三年大灶”成果成效。 朱立凡要求,要堅持以風險防控為主線,推進排查整治“常態化”,時刻繃緊安全生產之弦,嚴防各類事故發生。要精準發力“查”,緊盯危化品、消防燃氣等重點行業,做到風險排查全覆蓋、無死角。要系統發力“治”,持續消除隱患存量、控制隱患增量。要堅持以本質安全為目標,推進安全治理“科學化”。要向規劃要安全,嚴把質量關、安全關,不斷提高城市安全韌性。要以科技促安全,強化信息化手段運用,推動城市安全風險辨識、防范、化解有機閉環。要靠轉型保安全,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步伐,著力構建本質安全、綠色高端的現代產業體系。要堅持以能力提升為突破,推進監管執法“專業化”,進一步增強法治觀念,提升監管效能,夯實基層基礎,形成全覆蓋、無縫隙的基層安全治理格局。要堅持以祥泰行動為統攬,推進應急救援“現代化”,在指揮體系方面做到統一、權威、高效,在應急保障方面強化人、財、物、信息、數據、技術的綜合性保障,在能力建設方面實現“防、抗、救”規范有序銜接。要堅持以制度建設為根本,推進責任落實“全員化”,拉緊領導、部門、屬地、企業、員工“五級鏈條”,算好政治、經濟、民生、親情“四本大賬”,嚴把事前、事中、事后“三道關口”,著力構建多元共治的安全生產新格局,以“四敢”擔當作為,嚴格責任、嚴查隱患、嚴密措施,發揚斗爭精神,推動全市安全發展“站穩全省第一方陣”,為中國式現代化泰州新實踐營造高水平安全環境。 張坤在交流發言時表示,我市將堅決把主體責任壓緊壓實。以最大決心、下最大力氣把企業主體責任這個最關鍵、最基礎、最根本的環節抓到位。抓好關鍵之人。對危化品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和運行質態進行全方位評估,全面落實責任、投入、培訓、管理、應急救援“五到位”要求。管好關鍵之事。對危化品企業動火作業實行提級管理,督促企業常態化落實崗位安全風險告知、事故警示教育等安全管理制度措施。用好關鍵之招。加強對“兩重點一重大”企業和“不放心”單位的監管,嚴格危化品企業記分制管理,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地落實。堅決把防控網格織牢織密。堅持系統思維,強化綜合治理,做好“防”的文章。控源頭。持續開展化工園區“十有兩禁”整治提升行動,對全域范圍內的“不放心”企業堅決做“減法”,確保每年清退一批。嚴整治。組織針對性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排查大整治,進一步優化雙重預防機制,推動風險辨識“全覆蓋、無死角”,分級分類管控“全流程、無遺漏”。提本質。加強安全生產技防投入,扎實推進“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對重大危險源、重點監管的危險工藝,通過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工藝流程重塑,逐年壓降數量和等級。堅決把應急工作做精做細。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把應急準備做得更實、更細、更具針對性。優化應急預案體系。“一企一策”優化應急救援預案,確保遇到突發事件能夠第一時間掌握精準信息、科學高效處置。強化裝備物資保障。加強先進救援裝備配置,合理布局救援物資儲備庫,構建一體化的物資統籌調度機制,確保“用時有、隨時調”。深化響應能力建設。加強微型消防站建設和巡查人員配置,織密“安全監督員+專職消防員+屬地網格員”多元聯防的前置備勤網格,選派市級消防指揮員駐點泰興經濟開發區,加大加密“雙盲式”應急拉練力度和頻次,確保危化品安全生產萬無一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