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上午,在江蘇百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填裝生產車間,智能化的新設備滿負荷運轉,工人們緊張忙碌工作,一件件肉制品產品包裝出廠,走向消費者餐桌。 江蘇百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泰興現代農業產業園第一家畜產品屠宰加工企業,成立于2008年3月,年屠宰量超過百萬頭。在這里,一頭豬分割出了200多個副產品。江蘇百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白開榮告訴記者,在創建“鮮食之都”過程中,企業直面“鮮潔”找差距,投入1600多萬元,完成了3條豬肉類精深加工關鍵技術裝備一體化、數字化、信息化及智能化更新改造。公司“匯多拉精揀填裝智能車間”獲國家2項專利,做到了從食材選配到生產加工、再到物流運輸全程數字化管理,全程可視、全程可溯、全程可控。 園區的產業布局,讓企業的供應鏈成本、物流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幫助企業獲取了更好的利潤。正是看中百匯的豬血、豬皮原料,江蘇永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泰興市平順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相繼落戶園區。這條圍繞生豬前伸后延的產業鏈,聚集了園區5家生豬屠宰加工上下游企業,“串”起了一條具有園區特色的畜禽產品深加工全產業鏈。 食品上游連著田間地頭,下游連著消費變革,孕育了巨大的消費需求和廣闊的市場空間,是一片亟待開拓的產業發展“新藍海”。如何成長為以“農”字品牌為優勢、精深加工為方向的專業特色園區?以“鹵味、快食、面點、果飲”四大產業集群為基礎,賦予四大產業“鮮奇”“鮮美”“鮮潔”“鮮時”發展理念,齊心協力創建“鮮食之都”,打造“長三角之胃”,推動園區建立從原料供應、食品研發、生產加工、檢驗檢測到冷鏈配送全流程現代工業體系的發展思路在泰興現代農業產業園逐漸清晰。 “2021年,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指導下,我們完成了‘鮮食之都’創建規劃。‘鮮食之都’的審核機制、認證機制、退出機制以及質量體系標準正在逐步呈現。”泰興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辦主任王飛介紹,隨著人們消費理念的轉變,新鮮美味、健康安全、方便快捷的鮮食食品已逐漸成為廣大消費者的新需求。園區把握消費市場變化,決定以創建“鮮食之都”為抓手,完善“鮮”類食品從田頭到餐桌系列標準,建立從生產源頭到消費終端的全程可溯源體系、研發體系和成果轉化體系,全方位助力園區農業產業新舊動能轉換。 順勢而為,泰興現代農業產業園吹響了食品產業加速前進的沖鋒號。一條條環環相扣、具有鮮明特色的產業鏈條讓園區內眾多企業“攥指成拳”。江蘇鮮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追求“在極速時間內將新鮮食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將食品生產初加工車間設在田間地頭,實現“線上線下、家里家外、日鮮日配”,日供應標準團餐5萬份。 此外,園區內鮮時農業與恒悅大米、百匯農業等形成供應合作。宇宸面粉、超悅農業、鼎匯食品和麗佳農牧與市內商超、酒店形成了穩定的供貨關系。全產業鏈的打造初步彰顯了泰興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特色。越來越多的副產品在這里變廢為寶、點石成金,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關聯企業集聚發展,從而讓特色更特、優勢更優。 “2022年,園區累計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0個,計劃總投資69億元,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5個、10億元以上項目1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0個,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10個。”泰興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辦副主任顧文靜說,作為泰州市和泰興市政府重點打造的“農”字頭特色園區,將依托“糧油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三大基礎產業板塊,圍繞“鮮食之都”產業定位和“長三角之胃”區域發展方向,全力打造“鹵味、快食、面點、果飲”四大鮮食產業集群,吸引鮮食產業頭部企業、上市公司迅速向園區集聚,促進區內主導產業由農副產品初加工向食品精深加工產業延伸,以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