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時間我們加班加點,打撈水面漂浮物和生活垃圾,為市民營造干凈整潔的節日環境。”薛軍民是市環衛服務中心一名河道保潔船駕駛員,連日來,他和兩名保潔員加緊打撈城區如泰運河、羌溪河內的水面漂浮物。薛軍民告訴記者,受水流影響,大量水生植物、生活垃圾漂入如泰運河、羌溪河城區段,影響河道整潔。 河道是城市的血脈,河道保潔員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水域美容師。春節假期,他們仍舊堅守在一線,精心呵護城區“雙水潤城”生態景觀,為城市的美麗和河道的整潔默默貢獻力量。 為及時清理水面漂浮物,市環衛服務中心2艘全自動保潔船滿負荷投入運行,但仍不能滿足河道保潔需求。為此,市環衛服務中心增加了人工打撈班組。據了解,人工打撈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優勢,但對保潔人員體力帶來不小的考驗。 市環衛服務中心河道保潔員祁黨英說:“每天從上午上班到下午下班,基本上沒有休息的時間。與普通垃圾不同,河道里的垃圾遇水之后比較重,我們打撈比較吃力,有種超負荷的感覺。”市環衛服務中心共有河道保潔員50名,主要負責城區26條河道保潔工作。其中,如泰運河(泰興大橋至文江橋段)、羌溪河(澄江路至陽江路段)是城區“雙水潤城”景觀工程的所在地,也是河道保潔的重點河段。薛軍民告訴記者,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河道保潔作業雖枯燥、乏味,但河道兩岸日新月異的變化著實讓人驚喜。薛軍民看著眼前的變化感慨地說:“過去如泰運河和羌溪河邊上都是矮小的民房,打造了‘雙水潤城’風光帶以后,環境一天比一天好。” “雙水潤城”生態景觀工程東西全長3.7公里、南北全長5.8公里,規劃總面積46.9萬平方米。該項目依托泰興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打造了老龍河文化廣場、泰興非遺文化廣場、運河文化主題公園、羌溪生態公園等主題公園,形成了船港春潮、騰蛟嘯月、羌溪牧笛、飛虹跨馬等八大特色景觀,構建了綠色泰興、文化泰興、活力泰興、休閑泰興的城市景觀空間格局,成為城市形象展示、市民休閑活動、親水觀光游賞的城市公共客廳。 看著居住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都說要用自己的雙手和勞動,讓這個城市更加美麗。市環衛服務中心保潔船駕駛員譚鐵成說:“‘雙水潤城’風光帶的打造,提升了我們泰興的城市形象。作為河道保潔人員,要做好河道保潔工作,把泰興的生態環境呵護得越來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