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上午,在宏大特鋼鈑金生產車間,三臺焊接機器人在生產線上有序工作,機器人按照設定好的程序、軌道高效精準運作,在節約了成本的同時,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速度。 據悉,在自動焊接機器人引進前,宏大特鋼主要以人工焊接為主,但人工焊接存在勞動強度大、工藝穩定性差、電焊工短缺等問題。市政協委員、宏大特鋼工會主席丁基祥在深入一線車間的過程中,了解到此類問題后,立即組織一線操作工、生產部、設備部、質檢部開展協商,并將協商成果向公司主要負責人匯報。 今年6月,三臺嶄新的焊接機器人“上崗”。新“上崗”機器人大大降低了用工強度,提高了焊接產品的精密度,緩解了企業招工難的問題。丁基祥說,這樣的協商活動在公司里經常舉行,無論是工人的獎勵機制,還是生產環境的改善、生產工藝的改進等都可以協商,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協商議事活動,廣泛聽取員工心聲,使公司的勞資關系更加和諧穩定。 一年來,市政協不斷強化協商機制,完善修訂了《政協泰興市委員會全體會議工作規則》《公民旁聽市政協常務委員會會議的暫行辦法》等12項制度,對協商內容形式、討論原則、程序方式等作出規定,引導委員和各界代表在協商規則中開展協商。召開協商文化建設座談會,加強協商文化宣傳和普及,推動協商文化走進企業、走進村居,促進“平等協商、有序協商、真誠協商”的協商文化在基層扎根生長。 新修建的河失農貿市場就是協商民主下的成果。河失農貿市場始建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主要經營蔬菜、水果、糧油等日用農副食品。由于建設年代已久,存在電線老化、下水道堵塞、臺面破損等問題。今年初,根據鎮居民的強烈要求,河失鎮政協委員召集群眾代表、經營戶代表、相關部門共同開展協商議事活動。大家圍繞新建農貿市場的選址、攤位設計、區域劃分等展開協商。今年6月,河失鎮投入130萬元對農貿市場進行提檔升級改造,10月份新改造的農貿市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市場設有展臺17個,可容納34個攤販進場經營。市場內區域劃分明確,空間寬敞明亮,菜品溯源、日常檢測、智能電子秤……將菜場打造成為時下流行的智慧菜場。 一年來,協商機制建設在我市遍地開花,市政協常委會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基層社會治理、增進民生福祉等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開展議政性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協商6次,組織民主評議1次、走訪視察5次,向市委、市政府報送協商成果6篇、調研報告2篇,形成了一批“專”的協商成果。《人民政協報》專題報道泰興政協特色工作5次,人民網、人民政協網、新華網、交匯點等省級以上媒體宣傳報道50多篇次,《江蘇政協》刊載理論文章2篇。 河失鎮同心村黨總支書記殷群告訴記者,協商議事給他們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使很多問題得到了解決,還將一些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今年重點圍繞“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開展活動,村黨總支將協商意見進行了梳理匯總,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進協商議事成果的轉化,打造了美麗示范莊臺,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記者感言:人民政協的協商文化有根、有源、有生命力。一年來,市政協本著“同心”“平等”“有序”“真誠”,在政治引領中厚植協商機制,聚焦黨政關注的大事要事、改善民生的小事實事、社會治理的難事煩事,通過開展視察調研、專題協商,形成多元的協商工作格局,為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建真言、獻良策、謀實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