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明顯地感覺到江邊上栽種的樹多了,不但景致美,還是天然的大氧吧,村內百姓茶余飯后都喜歡到江堤上走一走。同時,通過不斷整治,江內的漂浮物變少了,江水更加清澈了。”濱江鎮新星村村民印正祥深有感觸地說。 今年,市政協將“共抓大保護”主題履職活動作為推動工作提質增效的有力舉措,成立長江大保護主題協商議事室,列出10個方面28個重點議題,以專題協商、專題議政、民主評議、民主監督、重點提案督辦等形式,打出高質量履職“組合拳”。 主題履職活動開展以來,履職小組深入企業、走進村(社區),宣講環保典型案例,發放長江禁漁退捕宣傳資料2000多份,聯系委員企業舉辦退捕漁民就業專場招聘會,幫助安置漁民50多個;圍繞“263”專項行動推進、城鄉污水治理工作、沿江地區排污口整治等議題開展專題協商、民主評議、視察監督,形成11個專項協商報告,其中12個方面35條建議被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吸納轉化為《泰興市長江生態空間保護與發展布局規劃》《長江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工作方案》的具體內容。 市政協常委、農業農村界別召集人葉章華介紹,今年農業農村界別針對我市化工開發區排污口整治工作及農村村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進行了多次調研,提出了10多條合理化建議,得到市政協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新時代人民政協要有新樣子。守正創新,不斷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無疑是“新樣子”的最直接體現。今年,市政協創新將黃橋作為政協助力老區振興的主體,在該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設立“‘琴韻同心’助力老區振興”主題協商議事室,通過同心講壇、同心議事、同心網絡、同心閱讀、同心服務等活動,共同助力老區鄉村振興。 市政協委員、黃橋鎮黨委副書記張毅介紹,一年來,他們充分用好“‘琴韻同心’助力老區振興”主題協商議事室,聚焦“促進村集體和農民‘雙增收’”,會同市政協委員、市農業農村局等開展協商,為老區鄉村振興把脈問診,形成了“發展特色鄉村旅游”“發揮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盤活利用低效閑置資產資源”等協商成果。相關成果經研究,已成為市政府《關于實施強鎮興村富民行動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促進共同富裕的實事方案》的重要內容。經共同努力,到2022年末,全鎮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比上年增長12%。 回眸2022,市政協創新工作碩果累累。創新開展主題履職活動,全面推行主題聯動、優勢聯合、各方聯心“三聯”工作法,開展“界別+界別”“界別+鄉鎮”“鄉鎮+鄉鎮”多形式協商議事,形成縱向銜接、橫向聯動、同向共振議事格局。積極探索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新路徑,創新開展主題履職活動。以主題協商議事室建設為載體,聚焦“大主題、小切口、深挖掘”,以“共抓大保護”“助力老區振興”等事關全局和長遠的重點工作為主題,匯聚界別、鄉鎮履職小組、群眾代表以及專業人士、知名人士的精深力量開展接續式協商,提升了協商議事的準度、深度和效度。“共抓長江大保護”主題協商議事工作得到省政協充分肯定,泰州市政協作出批示,《泰州政協參閱》刊發推廣泰興政協的經驗做法。 記者感言:一年來,一次次實踐探索、一項項創新成果,記錄著市政協推動工作提質增效的堅實腳步。站在新的起點上,市政協將把提質增效貫穿履職的全過程各方面,高質量創新發展,高水平開展工作,永葆政協事業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