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了,請問鄰居有美林退燒藥救急嗎?”“我有一瓶,孩子發燒救急的話你拿去用。”12月19日下午5時許,家住新能源新城市花園的張女士的孩子突然開始發燒,而家中備的兒童退燒藥明顯不夠,因擔心孩子持續高燒不退,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在小區業主微信群里問了一句,沒想到很快就得到了鄰居的回應。 微信群鄰居們馬上開啟“接龍式”回復,獻計獻策、互幫互助。“孩子發燒一定要及時處理。”“我這里還有幾粒布洛芬藥片,要嗎?晚點拿到保安處。”“我姐從老家給我寄了一點退燒藥,如果有需要的可以過來拿,但切記高燒時才能用。”不到半個小時,張女士已從鄰居那獲得了兒童退燒藥,這讓她非常感動。 近日,在全市各大社區微信群里,這樣溫暖的藥物“無接觸”共享場景不斷上演。每一個鄰居伸出的援助之手,都給同城的缺藥人帶來寬慰與希望。鄰里之間就像一個大家庭,充滿了人情味。 除了退燒藥,抗原試劑、N95口罩、酒精也是業主群求助的重點,大家在群里分享買到這些物資的途徑,碰到急需的鄰居,家里有囤貨的鄰居也會貢獻出來。令人感動的是,“陽”了的鄰居還在業主群分享自己的感受,提供用藥建議,緩解大家的緊張情緒。大家一起鼓勁加油,共同度過這段日子。 病毒無情,鄰里有情。鄰里之間的一盒藥、幾張退燒貼、一瓶消毒酒精猶如冬日暖陽溫暖著彼此,讓身處困境之中的人們有了希望,也獲得了更多勇氣,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大家能夠面對面地說聲:“鄰居,你好!” “雖然平日里素不相識,但和病毒作斗爭的時候,大家都擰成了一股繩,也涌現出了不少‘中國好鄰居’。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大家可以更親近地在小區相互問候、打招呼。”張女士說。 |
